交了五年职工养老保险,转到老家交居民养老保险是非常不划算的
我们交了五年的职工养老保险后,转到老家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划算吗?当然是肯定不划算的,但是有时明知不划算也要不得以而为之,这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如果客观因素允许,建议还是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比较好。我们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属于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可以互相转移衔接,那么哪种情况下可以转,哪种情况下最好不转呢?
第一,应该转移的情况。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而职工养老保险无法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达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比如像你这种情况,在单位只缴纳了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现在已经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比如男性60周岁,如果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就还需要继续缴费10年,到那时自己已经70岁,由于职工养老保险不允许一次性补缴,只能逐年缴费,逐年缴费达到70岁以后再办理退休,这显然是不划算的,毕竟目前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是按照70岁来计算的。所以这种情况如果转移到老家的农村养老保险以后,已经缴纳了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以计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所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可转移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通过补缴余下的缴费年限以后,就可以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
第二,不应该转移的情况。
自己已经缴纳了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如果自己人还比较年轻,比如在50周岁以下的,由于最大年龄才50周岁,还有10年的缴费年限,加上已经缴纳的5年,可以保证在60周岁时按时办理退休,虽然缴费标准可能要高一点,但是今后每月的养老金也会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要高很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影响按时办理退休,将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转入老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非常不划算的。比如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单位缴纳部分是无法转移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如果要转移最好还是转移到老家的职工养老保险比较好。但是要转移到老家按照个人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必须要先在老家办理个人缴费账户并实际缴费以后,才能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
综上所述,已经交了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要转移到老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只有5年的缴费年限,转移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只能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养老金是比较低的;如果不是因为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等客观因素,建议还是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比较好;如果现在已经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职工养老金保险也只缴纳了5年,在这种情况下,转移到老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一种出路,至少能够能够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养老金虽然低一点,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