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挣的钱,三分之一都交了社保,不交怕老了没保障,交了现在活不下去!”——这是35岁的外卖骑手张强在社交平台上的无奈吐槽。和他一样,超过2亿的网约车司机、自由职业者正深陷“社保困局”:收入忽高忽低,缴费档位却“铁板一块”;工伤没人管,失业没补贴,连生个孩子都不敢请假。


  就在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在两会上的一席发言,让这群“隐形打工人”突然看到了希望……


  灵活就业者的收入像“过山车”,这个月赚8000,下个月可能只有3000。但社保缴费档位却“一刀切”——最低每月600元,对收入不稳的群体来说,长期缴纳压力巨大。更扎心的是,他们需全额自费缴纳养老保险(20%),而企业职工仅需承担8%,差距悬殊。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三大建议,直指灵活就业者社保痛点:

  1、降负担:建议降低缴费比例,甚至国家补贴部分费用;


  2、动态调档:允许根据收入高低随时调整缴费档位,“多挣多缴、少挣少缴”;


  3、扩保障:将工伤、失业、生育险纳入灵活就业社保体系,覆盖更多风险。


  李东生的建议引发广泛共鸣。有网友算账:“每月600元社保,相当于我收入的1/3,不交老了没保障,交了现在活不下去!”更多人呼吁:灵活就业者贡献了城市运转的基础服务,社保政策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作为曾经的外卖骑手,我太懂这群人的焦虑。他们凌晨跑单、风雨无阻,却连最基本的工伤保障都没有;他们为“自由”放弃稳定工作,却被社保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李东生的建议看似“对症下药”,但关键在于落实到位。灵活就业不是“躺平”,而是新经济形态下的生存选择。当零工经济撑起2亿人的饭碗,社保政策必须跟上时代。


  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