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灵活就业也能提前退吗?多交3年,啥时候能回本?
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延迟退休中有关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的相关话题。
目前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可能不会太过在意,因为咱们的社保都是由企业代缴纳,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负担。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不一样,因为延迟退休之后,不光是工作时间变长,缴费年限也开始延长,那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意义就不同了。
不过好在延迟退休政策是渐进式的延迟,那么我们的灵活就业人员也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比如说是要选择延迟退休还是选择提前退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具有自主选择权的。
那么如何选择呢?首先从政策细则来看,延迟退休政策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缴费年限问题,而这一点也是很多灵活就业者们一直在纠结和犹豫的事情。从2030年开始,缴费年限就要开始慢慢延长,就不再是现在的最低缴费年限十五年,而是最终的二十年。
那么如何选择?或许应该分情况讨论,因为如果对于在2030年前达到原定法定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实际上这一点并不需要纠结和犹豫,因为可以直接办理提前退休,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唯一吃亏的是在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调整上,上调的金额可能会相对较小,毕竟缴费年限,这个唯一由个人掌控的挂钩项目,大家选择了十五年这个最低的档次。
不过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在2030年前,能够办理退休,也或许是一件比较幸运的好事儿,因为这样可以为大家减轻很大的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与压力。
但是对于在2030年之后才能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这一点可能就比较不划算了,因为这个时候的缴费年限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虽然是每年涨6个月,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也是比较煎熬的。
因为年龄上来之后,就业竞争力就会下降,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也会相对减少,那么对于养老保险缴纳的信心也会随之降低,再加上缴费年限的延长,更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2030年之后达到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就有两种选择:一次性补缴或者延长缴费期限直到达到法定要求。
这两个选择,相对来讲,比较方便的是一次性补缴政策。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在2031年灵活就业人员想要办理退休,就需要满足达到最低法定年龄以及最低缴费年限要求,这个时候的要求可以是男性60周岁以及缴费年限15年零6个月,这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那么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年限只有15年,那么就可以一次性补缴6个月,达到最低的要求之后,就提出申请,办理退休手续。如果不想一次性补缴,也可以选择继续缴纳,直到达到要求再办理退休。
那么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冒出来,多缴纳的费用,什么时候能够回本呢?比如说按照现在的延迟退休政策,最长不能超过3年,那么多交3年的费用,什么时候能回本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唯一能肯定的是,多缴纳,在养老金待遇上肯定是更吃香的。
因为按照现行的一些计发办法,在基础养老金方面,多一年的缴费年限可能会使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具体数额会因各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而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方面来分析,继续缴费的这 3 年,会使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进一步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缴费增加意味着储存额增多,退休后每月从个人账户中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多。
至于何时能回本,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说多缴纳的这三年,缴费基数比较高,那有可能回本的时间会快一些。另外还有预期寿命的问题,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体比较健康,那么回本根本不成问题,如果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的话,这个就比较难说了。
另外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除了养老金待遇需要考虑,还有医疗保险也同样很重要,毕竟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险退休年限都是20年以上,因此何时回本这个问题比较难以界定。不过总的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应该以2030年为一个分界线,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之后再做决定。那么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