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稳就业全省第一!佛山人社再出“五新”大招:港澳青创×创业梦工厂
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荣获全省第一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取得全省第二名、国家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顺利完成验收.......3月6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全市人社工作稳中有进的成效,并部署提出:2025年将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打造“五新”人社新形象,为佛山挑起经济大市大梁贡献人社力量。
佛山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成290个就业驿站。
今年,锚定“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市人社局提出塑造“担当作为”服务大局、“三业联动”就业工作、“赋能产业”人才引育、“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惠民暖心”的社会保险五大新形象。
“人社新形象首先要在大局大考中有‘新’作为。”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苏岩表示,要以主动融入的心态推动人社主责主业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和优化营商环境中。2025年,市人社局将优化港澳青创基地服务,用好佛港双创天使基金,举办好港澳青年交流系列活动,力争引进和培育创业项目超过80个;在用好粤菜师傅、功夫家嫂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立得住”“叫的响”的特色劳务品牌赛;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学习深圳AI公务员经验,让人工智能赋能就业服务等工作。
2024年第六届“魅力佛山行”高校师生体验营活动。
就业是人社部门重要的主责主业,市人社局将探索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强化就业、产业、创业“三业联动”。佛山将启动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能力。扩大“益企行动”服务面,将“百千万工程”环两江先行区沿岸重点产业、“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文旅产业、新招引到佛山的企业纳入其中,提供“全流程”“陪伴式”人力资源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做好创意、孵化、培育、成长的创业全链条服务。统筹用好全市53个创业孵化载体,打造青年创业者“梦工厂”。
佛山市人力资源市场定期开展线下招聘会。
人才引育方面,加速构建佛山“人才生态指数”模型,全面梳理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人才情况,评估人才政策为产业带来的效益;提升全市职称评价质量,完善职称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唯奖项、唯科研、唯头衔等评价导向;精心打造“匠才之都”特色IP,围绕佛山“10+N”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会议指出,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所驱动的算法革命以及机器人产业掀起的“机器换人”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就业形态与人力资源配置格局。面对新形势,人社部门必须将拼经济、抓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旋律之一。
会议强调,“五新”人社形象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力资源,聚焦企业产业转型后凸显的劳动力缺口和劳动力技能短板问题,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化人力资源行业、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要为GDP发展提供人社力量,将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用好用足现有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及时足额兑现各项创业奖补政策,精心服务好、培育好各类创业项目;要打造有利发展的人社营商环境,想方设法将政策红利精准送到企业和劳动者手中,稳固企业和群众对人社工作的良好口碑。
副市长黄少文出席会议。
数说2024年
■实施“益企行动”,向2000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面向黔东南、茂名等地区开展61场次劳务对接活动,推送超10万个岗位;
■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全市职保占比提升1.29%,突破90%大关;
■用好港澳青年“一基地两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213个港澳项目;
■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发放1.64亿元就业创业类补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万人;
佛山举行各类主题招聘会,吸引大批求职者前往应聘。
■统筹发挥全市53家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能力,引进7364户企业,带动47463人就业;
■开展“源来好创业”活动,举办12场创业培训班、73场创业企业招聘会,助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成290个就业驿站,开展335场“佛山职有你”职业指导活动,覆盖超3.2万人次;
在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业驿站,主播进行直播带岗。
■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以人才促产业”的要求,发放人才补贴1.7亿元,惠及3367人次;
■271家大、中型企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发放超7万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全力以赴做好源头治理欠薪,为580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680万元。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朱志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