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的工作环境特殊,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本应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却有很多海员派遣公司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经营,却给船员交厦门、深圳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最低档社保,甚至还通过异地注册空壳公司或挂靠代缴,虚构船员工作地,规避实际用工地的社保标准。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猫腻?


  在厦门湖里区某城中村,笔者暗访发现:一套50平米的出租屋竟注册了17家船务公司,墙上还贴着“标准化服务流程”!


  这些海员派遣公司为何要费尽心思把船员的社保“降级”到厦门、深圳等地的最低档。原因很简单——省钱!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经济发达,社保缴费基数高,企业负担重。而厦门、深圳虽然也是经济特区,但社保缴费基数相对较低。派遣公司通过把船员的社保缴纳地转移到低基数地区,就能大大减少社保支出。


  其次船员工作的特殊性也为这种操作提供了“便利”。船员常年在海上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地点不固定,让一些派遣公司钻了空子。他们利用船员不在实际工作地参保的“漏洞”,虚构劳动关系,将社保缴纳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


  这不是个例。在中国航运业,超过60%的船员正遭遇“社保大逃亡”:他们的社保被“偷运”到厦门、深圳等“社保洼地”,企业借此疯狂压榨,每年从每个船员身上“省下”数万元。


  这种行为到底违法不违法?答案是肯定的,违法!根据《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和缴纳社保费,而且要按照实际工资基数缴纳。而这些派遣公司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代缴社保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一旦被查实,不仅会被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还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公司依然我行我素。为啥?因为监管难度大,船员工作的流动性强,劳动关系复杂,加上社保缴纳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监管难度确实不小。但难道这就成了他们违法的“挡箭牌”吗?


  海事部门作为航运业的监管部门,他们只管船舶安全问题,很少去关注船员民生问题,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乱象吗?别开玩笑了!根据《海员外派管理规定》,海事部门有责任监督船员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情况。然而,现实却是船员的社保问题被一拖再拖,甚至被当作“次要问题”处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监管职责”吗?


  最直接的受害者当然是船员。他们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交的社保基数低,医疗报销比例低、能选择的医疗资源有限,一旦遇到疾病、工伤等意外情况,原本就不高的社保待遇可能会让他们陷入困境。而且,这种行为还破坏了整个社保体系的公平性。其他依法缴纳社保的企业和职工,都在为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而这些派遣公司却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责任,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社保养老金是海员们晚年生活的保障金。按照高标准缴纳社保,他们退休后能过上比较安稳的日子,可现在呢,由于派遣公司的这种压榨行为,按照低标准缴纳社保,他们的养老金就像被抽走了一大半。海员们辛苦一辈子在海上闯荡,晚年生活却不能保障。


  对于派遣公司来说,减少社保支出意味着增加利润,他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很多船员可能对社保政策了解不足,或者为了保住工作,对这种违规行为选择沉默。


  船员是航运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让船员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同时,也希望那些违规的派遣公司能够悬崖勒马,回归正轨。海事部门,别再对船员的民生问题“装睡”了!船舶安全固然重要,但船员的权益同样重要。只有保障了船员的权益,航运业才能健康发展,我们的海洋强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海事部门作为行业监管部门,不能只盯着船舶安全,还要关注船员的民生问题。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让船员们不再为社保问题发愁,真正实现“劳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