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增就业保安置,提标准搭平台,扬州市人社局发布10件实事项目
扬子晚报网5月28日讯(通讯员 扬人宣 记者 陈咏)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8日,扬州市人社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项目进行介绍和解读。
记者了解到,扬州市人社局结合人社工作实际,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引培、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5个方面,经过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民意、反复研究斟酌,认真谋划了10件便民、利民、惠民项目,作为市人社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民生承诺。
这10件实事项目分别是:
一、全年全市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大力实施创业领航计划,支持自主成功创业9000人,以稳就业促创业托起民生幸福。
二、新开发500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
三、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90元,增幅8.57%,惠及全市74.57万名城乡参保老年居民。
四、推进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将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领取退休养老金)、尚未超过65周岁的超龄就业人员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范畴,缓解用人单位的用工职业风险。
五、创新搭建流动人才党建“云平台”,实现在线学习教育、在线组织生活、在线互动交流、在线缴纳党费等功能。
六、实施“扬家匠”素质提升工程、乡土人才振兴工程、技能教育提质工程,全年培训技能人才10万人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41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000人。
七、出台《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企业“无心之失”且未造成严重危害的七项行为容错免罚,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八、推进劳动仲裁案件提速办理,对于省调解平台案件10天内办结、诉前调解案件15天内办结;对于符合“绿色通道”八种情形的案件力争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排庭、快速审理、快速结案;对于事实清晰、标的较小的仲裁案件立案后力争15天内调解结案;难以调解的仲裁案件按照法律规定不超过45天结案,力争压缩至30天内结案。
九、推进初次就业“一件事”和退休“一件事”改革,实现“一窗进出”“一次办理”。
十、打造“社银合作”便民服务新模式,方便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申领社保卡、激活金融功能、办理社保就业相关服务事项,享受各类待遇补贴等业务一门办结。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