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退役军人的军龄、工资和社保的相关话题。对于退役军人而言,军龄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乎着他们的职业年限,也影响到退役之后自己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不过军龄和工资、社保的关系,很多人是不太了解的,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退役军人的工资、社保如何计算。


  要想知道军龄如何影响工资和社保,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才是军龄?军龄是指军事人员服役的时长。就是从被批准入伍之后开始,到转职复员,退役离岗或者退休令发出的时候终止。这段时间被称之为军龄。


  而对于不同的退役军人来说,军龄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对于转业干部来说:军龄视同为接收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也就是说在军中的时长可以累计为从事此职业的工作年限,并且能够享受到职业同行有关年限的相关待遇。如果是退役士兵的话,在转到新的工作岗位之后,军龄也可以等同于民间单位视同的职场时间。


  那么,不同的军龄,对退休金的影响如何呢?我们继续来看。退休金,也是退役军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其计算方式,和军龄以及职务级别挂钩。


  我们先来说一说转业干部,如果在退役时干部选择自主择业,那么每月的退休金则由安置地政府进行发放。发放的标准为:转业时对应军职等级基本工资及级别工资的80%。值得一提的是,军队里给予退役转业干部的相关补贴和其他待遇,也会叠加在退休金里。除此之外,如果军龄累计超过了20年,那么每增加1年,退休金的月基数则再上调1%。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转业干部的累计军龄达到了30年,那么他的退休的月基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0%。


  如果是自主转业的退役士兵,那么其可以一次性领取的退休金金额则是根据服役时间来确定的。具体规则为:服役时间不足6个月,按照6个月来发放。如果超过6个月,但不满1年,则按照1年来进行发放。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退役军人们比较关心的保险问题。军人退役后选择在不同单位就业,可以参加的保险不同。比如,如果退役军人选择在城镇企业就业或者是自主经营、灵活就业。那么服役期间的军龄,就可以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且可以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如果退役军人返回农村,则按照规定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而在医疗保险方面,不管是在什么单位就业,单位都应当为其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如果是灵活就业,或者是还没找到工作的退役军人,他们的医疗保险费用则会转入安置地的社会保障系统。除此之外,退役军人服役的军龄,在选择重新就业后,也可以视为缴纳失业保险的年限。这意味着,一旦退役军人在转业后失业,那么军龄就可以视为失业保险缴纳年限,可领取的失业金就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