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小小社保卡,解锁居民“幸福密码”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 李雨恒
“住在这个社区,幸福得很!”9月25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走进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在社区便民服务站碰到了正巧来办社保卡的居民李静忠,当得知这张小小的社保卡用处多多,李大爷开心地笑了。
9月24日,江津区珞璜镇,记者团走进碑亭社区进行采访。记者 李雨恒 摄
今年7月,碑亭社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全生态社区,实现应用场景的高度集成与全面落地。
一张社保卡,可以为居民带来哪些便利?江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社保卡金融功能很强大,相当于一张银行卡,可以用于结算和缴费。因此,他们联合多部门设置水电气缴费“一站式”窗口,便利老年人群生活,减少奔波,已为群众提供服务352次。
9月24日,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居民王静(右)正在办理社保卡。记者 李雨恒 摄
“这样一来,老百姓缴费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不用多跑路了。”该负责人说道。
72岁的居民彭中安向记者展示起他放在手机壳里的社保卡,他说,在办理社保卡前,用的是一个小本子,如果需要取养老金,必须在银行窗口而且是上班时间才行,现在有了社保卡,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看病就医、取钱、坐公交、缴费等都能使用,扣了费手机马上就能收到短信通知。
为创新“一卡通”服务手段,江津区人社局建立了“人社+民政+银行+社区+医保”协作联动机制,组建以社区网格员为主,“社邮”“社银”等第三方力量为辅的社保卡志愿者服务团队,加强综合服务;引入合作银行在社区合署办公,实现社保卡业务“就近能办、全渝通办、川渝通办、银行联办”。
9月24日,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记者们正在采访社区居民。记者 李雨恒 摄
一张社保卡不仅便捷,也很温情。52岁的牟大姐从事保洁工作,工作之余她会在社区爱心驿站休息,这里既有桌椅、空调,还有饮用水、水果等,她对这项便民措施很满意。
据介绍,针对社区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货车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群,碑亭社区创新打造苹果仓式“一卡通”爱心驿站,配备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器、桌椅等便民设备,这些人员在驿站内休息享受便民服务的同时,还能了解工伤预防相关知识、零工市场招工信息等。
环卫工人们在“一卡通”爱心驿站内休憩。记者 李雨恒 摄
社区工作人员还主动为辖区居民建立高龄、重病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办理激活社保卡、助浴、助医、慰问、体检、心理咨询、长期护理险等服务。
目前,碑亭社区已为社区高龄、重病等人群开展上门助浴助医服务513人(次),入户体检服务189次,心理咨询服务81次。
记者团走进社区食堂进行采访。记者 李雨恒 摄
此外,立足社区内亲子家庭实际需求,社区在便民服务站打造了“一卡通”图书阅览室,实现借阅图书全区通借通还服务,已有989人刷卡享受服务;联动卫生健康部门,在社区设立疫苗接种站,家长可刷社保卡(码)快速完成儿童疫苗接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