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带上家人,到亲戚家看看
编者按春节期间,一些机关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干部给结对认亲的群众拜年,带上了放假的家人同往。两家人的团聚让亲戚间的成员更加熟悉了,亲戚间的亲情更加深厚了,亲戚间的往来有更多约定了。不同民族的亲戚间以热热闹闹的家庭拜年方式,让亲情越来越浓、让文化融合加深的同时,也在欢声笑语中碰撞出了2017年新的希望。
带来的是真情留下的是感动
过一个开心幸福的春节,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今年春节,因为远在乌鲁木齐市的汉族亲戚一家人的到来,乌什县奥特贝希乡托万克墩其格村村民阿依吐尔逊·赛依提、乌什县阿克托海乡苏依提喀村村民依沙克·尕帕尔深深地体会到,春节中的亲情相聚如此美好,春节中的真情相助如此温暖。
阿依吐尔逊·赛依提是一位有着3个孩子的维吾尔族单身母亲,依沙克·尕帕尔是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柯尔克孜族老人,他们有一位共同的汉族亲戚——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邵峰。自从结对认亲后,邵峰多次看望这两位亲戚,新春佳节,邵峰带上了妻子和儿子,来和亲戚共度佳节。
“儿子在德国工作,难得回来团聚,这次回来过年,我们心里惦记着乌什县农村的亲戚,于是自费过去,全家人给亲戚拜年。对于我们家和亲戚家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2月2日,从乌什县拜年回来的邵峰妻子王丽娥对记者说。
1月27日,除夕。苏依提喀村浓浓的年味中,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访惠聚”工作队与下驻4个村的村民代表,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迎新春联谊会”。这4个村对王丽娥来说并不陌生,丈夫邵峰经常向她提及。联谊会上最打动她和观众心灵的,是以邵峰资助艾力江上大学的故事为原型,表演的小品《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圆大学梦》。艾力江是阿依吐尔逊·赛依提的大儿子,去年在邵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乌鲁木齐时,艾力江还到邵峰家做客,王丽娥像关心自己的儿子一样,给艾力江做好吃的,给他买新衣服,并为他买了去西安的火车票。
1月28日,大年初一。邵峰一家人来到阿依吐尔逊·赛依提家,和前几次一样,阿依吐尔逊·赛依提又收到了药品、补品和生活费,她激动地拉着王丽娥的手说:“你们家对我们帮助得太多了,现在,我大儿子上了大学,二儿子在你们的帮助下到沈阳务工,小儿子也上学了。我们家的抗震安居房也建好了,今年搬到新房子后,你们要经常来做客。”
亲戚欢聚中,邵峰夫妇问起了艾力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鼓励艾力江好好学习,如果能考上研究生会支持他完成学业,毕业后会帮他联系工作。艾力江把邵峰的儿子当成了哥哥,他说,他会更加刻苦学习,将来像哥哥一样,不辜负亲人们的期望。
在乌什县农村的4天里,邵峰一家人还来到亲戚依沙克·尕帕尔家。依沙克·尕帕尔看到亲戚一家人都来了,兴奋地迎了上来,他和好兄弟邵峰紧紧地抱在了一起。68岁的依沙克·尕帕尔曾当过村党支部书记,他和邵峰结为亲戚两个月后,突然病情加重下不了床,邵峰便托同事买药送过去,并把他在当地医院拍的X光片带到乌鲁木齐找医生咨询,听说需要到乌鲁木齐住院,邵峰计划天气暖和后把依沙克·尕帕尔接到乌鲁木齐治疗。
“好兄弟,上次你带给我的药真管用,吃了后可以下地走路了。你们这次过来,我们全家舍不得你们走,希望诺鲁孜节到来时,你们再过来。”依沙克·尕帕尔对邵峰说。“老哥哥,我们只要有时间,会经常过来看您的。”邵峰回应道。说着,他掏出两万元塞给依沙克·尕帕尔,这笔钱是新疆大晨报股份公司举办的“亲情·我和我的家人”优秀图片评选活动中,他们兄弟俩合影照获得的家庭梦想基金。
家属鼎力支持亲戚增进了解
“吾斯曼兄弟,我已经回家了,希望你们一家人到乌鲁木齐来。你们过来后,我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你们到处看看。”2月3日,杨晓松从喀什回到乌鲁木齐后,不忘给吾斯曼·买买提打电话。
杨晓松是谁?在这个春节到来之前,生活在英吉沙县萨罕乡托格日艾日克村的吾斯曼·买买提并不认识他。然而,亲戚之间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谊,去年10月,自治区发改委驻托格日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任春梅与吾斯曼·买买提结为亲戚,吾斯曼·买买提一家人和热心的任春梅越来越熟悉,他们希望能认识亲戚任大姐家的其他成员。杨晓松是任春梅的丈夫,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平时没有机会到南疆基层农村,因此,他在吾斯曼·买买提眼里只能是个“传说”。
今年春节,任春梅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回乌鲁木齐过年,听说妈妈在南疆农村坚守岗位不能回家团聚,好不容易回家乡一趟的女儿有点失望。“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团聚吗?走,我们到你妈妈驻的村里去!”杨晓松订了两张飞往喀什的机票。
杨晓松在伊犁长大,工作后偶尔出差去过南疆个别城市,对南疆农村并不了解。在去托格日艾日克村的路上,南疆农村的特色风情和崭新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心底里赞叹中央对南疆实行的特殊政策,赞叹“访惠聚”工作队在基层农村所发挥的作用。看到这些,他想,对妻子的工作要加倍支持,妻子在电话里说在村里结对认了维吾尔族亲戚,他也要给亲戚家帮点忙、出点力。
除了女儿带的玩具外,父女俩还买了不少生活用品作为拜年礼物。大年初一,任春梅带着工作队队员入户走访慰问,杨晓松和女儿作为“编外队员”帮忙拿东西。最后,他们一家三口特意来到吾斯曼·买买提家拜年,任春梅全家的到来,让吾斯曼·买买提一家感到惊喜。虽然语言不通,但吾斯曼·买买提和杨晓松像是一对多年没有见面的兄弟,比画着交流起来。吾斯曼·买买提带杨晓松参观他养的鸽子和木工设备,他家人多地少,这两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增收的路宽阔了。村里不少农户建抗震安居房需要门窗、廊柱等木料,他的木工手艺派上用场了。
吾斯曼·买买提家的困难在于家中有4个孩子,其中第二和第三个孩子是双胞胎。任春梅和他家结为亲戚后,经常到他家聊天,鼓励孩子们学好双语。她还经常和工作队里的双语干部哈丽旦·米尔阿布都拉一起到村里的小学,为吾斯曼·买买提的大儿子艾拜杜拉等孩子补习双语。拜年中,任春梅的女儿把吾斯曼·买买提的几个孩子拉到一边玩耍,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长大后到内地上高中和大学。
任春梅一家三口告辞时,吾斯曼·买买提和妻子麦热姆妮萨·艾克木舍不得他们走。吾斯曼·买买提赶紧吩咐艾拜杜拉去拿几个梨子,艾拜杜拉飞快地跑到后院,从地窖里掏出几个梨子。梨子是当地农民种的土梨,是为了招待尊贵的客人保存起来的,吾斯曼·买买提用传统的窖藏方式保鲜。任春梅和丈夫不收,吾斯曼·买买提不高兴了,他说:“咱们是亲戚,是一家人,自己家的东西都不尝尝吗?”
杨晓松从事旅游文化策划设计,到南疆亲戚家拜年之后,他有个计划:以后多关注南疆农村,策划出帮助农民增收的旅游方案,让吾斯曼·买买提等农民通过旅游服务增收致富。
拍下全家福送上诚挚祝福
在霍城县,这个新春佳节因为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火热氛围而显得格外温暖。自1月27日大年三十至今,霍城县各族“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叙亲情,话团结,聊未来,喜气洋洋共度新春佳节,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甜蜜和温情。
1月28日,大年初一,霍城县兰干乡茹先巴克村74岁的民间老艺人艾买提江·玉素甫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自己的结对亲戚、霍城县委书记侯得录家拜年。
在霍城,艾买提江·玉素甫的名气可不小,很多人都知道他,因为他是这个人口不多的县城里少有的受到过毛主席接见的人。
艾买提江·玉素甫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弹奏都塔尔。后来,他参军入伍,因为自己的文艺特长而被选为部队的宣传骨干。退伍后,他回到家乡干宣传工作,经常参加县里的文艺演出。1964年,大叔跟随霍城县文工团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演出人员,艾买提江留下了与毛主席的珍贵合影。
这一段经历,也让他成为霍城县的民族团结宣传大使,每当有人来看望他,他都会拿出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把当年在人民大会堂见到毛主席的情景再讲述一遍。
2016年年底,侯得录在下乡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艺人和爱国宗教人士时,与艾买提江·玉素甫结为亲戚,并约定再来看望他。2017年元旦,侯得录专程到艾买提江·玉素甫家看望自己的这位亲戚。
侯得录当时就邀请艾买提江·玉素甫来自己家做客,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是亲戚了,以后要经常走动,欢迎你和家人来我家串门,我也会带着家人再来看望您。”
所以大年初一一大早,老人就早早出门赶路,中午前来到了县城。
一进侯得录家,艾买提江·玉素甫就拿出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之前侯得录来看望他时两个人的合影和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
交谈中,艾买提江·玉素甫说:“我现在享受各种补贴,还享受到了农村养老金和新农合。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后,我又多了一个城里的亲戚,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我上门来给亲戚拜年了。”
艾买提江·玉素甫说,自从他见过毛主席后,就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是党的好政策让他过上了好日子,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份和谐!
艾买提江·玉素甫还邀请侯得录下次一定要来自己家里吃拉条子,让两家的感情像拉条子一样越拉越长。
侯得录勉励老人说:“您在七十高龄仍然坚持文艺创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您可以继续发挥特长,创作更多弘扬正气、鼓舞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霍城本地的先进文化,为打造文化霍城作出更多的贡献。”
侯得录说:“作为霍城县文化名人,老人不仅仅是文艺带头人,更是民族团结带头人。今后,我们两家要把民族团结的风尚更好地发扬下去。”
艾买提江·玉素甫曾经创作了歌曲《美丽霍城》,他说,现在生活很幸福,平时除了干农活外,还在进行音乐创作。今后,他要把党的好政策和幸福生活写到歌里去,唱给乡亲们听。
在侯得录家中,艾买提江·玉素甫的妻子和侯得录的妻子手拉着手挨着坐下。两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庭、聊工作、聊生活……大家有说有笑,无所拘束,两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心也越来越近了。
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两家人还一起拍了全家福,并向对方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临别时,侯得录贴心地询问老人怎么来县城的?下午怎么回家?并嘱咐老人路上注意安全。送别了艾买提江·玉素甫一家人之后,当天下午,侯得录带着爱人和孩子赶往清水河镇二宫村看望了自己的另外3个结对亲戚,并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新年里家里来了特殊的客人
新年里的奇台县一片喜庆,大街小巷挂起红色的灯笼,年味浓浓。
行人踏着匆匆归家的脚步,迎着雪花,在一扇又一扇亮着灯的窗户里,是忙碌的身影、是冒着热气的年夜饭,是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奇台县西地镇党委副书记王继刚和妻子一大早便忙了起来,两个人分头准备着水果、茶水和肉。
“由于工作忙,家里之前也没来得及准备什么,今天特意回来做一些好吃的,新年要有新气象。”王继刚说,今天家里要迎来特殊的客人。
另一边,王继刚的维吾尔族结对亲戚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一家,已经坐上了车,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情愉快。在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中,王继刚早已是自己的亲哥哥。自从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在哥哥王继刚的帮助下,他们家发生了很大变化。
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以前我们家只有18亩地种瓜子和葫芦,收成还不好,种的瓜子总是卖不掉,一年到头开支都很紧张。”
然而在结对认亲后,这一切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王大哥一听到我们家的困难后,当即拿出5000元,支持我们做小本生意,并且常常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我现在有什么事情都先想到要和哥哥商量,哥哥有文化,总能给我们一些特别有用的建议。”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
王继刚建议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一家把种好的瓜子炒好去县上卖,年前,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的瓜子供不应求,收入2000多元。腰包鼓起来了,生活的自信心更足了。
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哥哥告诉我,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的孩子还小,我要努力,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卸下一年的辛劳,人们享受着阖家团圆的幸福。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的母亲特意嘱咐他:这个春节,一定要给哥哥拜年。
在出发前,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换上新衣服,提上妈妈亲手为哥哥炸的馓子,希望哥哥能喜欢。
“哥哥、嫂子新年好……”在亲切的交谈中,一盘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上了桌子,谈及现在的生活,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激动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可真好,大家能享受到免费体检,孩子上学也免费,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我妈妈卖馓子,我在外面开大车,我老婆在县上卖手机,我家里一个月收入快8000元了,这些多亏了哥哥的帮助和建议。相信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两家人坐在一起,亲切地交谈,屋子里暖意融融。
王继刚说:“现在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里有啥想法,有啥话都肯和我说了。今后我们家和他家要心贴心、多联系,让亲戚越走越亲。”
短评
人人都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鸡年春节,我区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带领亲属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添砖加瓦。一个个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新疆和谐稳定之花愈发娇艳。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营造民族大团结浓厚氛围的现实需要。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全疆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各族干部纷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合力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添油加力。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民族团结当成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也正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以理性认识驱动自身不断为新疆民族团结多做贡献。
团结表现为自在状态的团结和自为状态的团结。自在状态的团结就是生活的常态,比如不同民族相遇时相互露出笑脸打招呼等。自为的团结就是上升到意义认知层面的团结,这种团结是有生命力的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团结。民族团结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口号,它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每个人只要把自在的团结提升到自为的团结,那么这种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轻易撼动的。这样的团结才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力量的团结。
团结的核心是尊重人,不论什么民族,都需要被人尊重。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论哪个民族,对对方都应树立文明的观念,懂得尊重对方。而这种尊重需要放开怀抱、包容欣赏。既尊重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还要欣赏对方民族的个性。唯有在尊重的基础上,从我做起,多说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民族团结的实事,多尽民族团结的责任,在点点滴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加强团结,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虽然各民族文化习俗不同,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样的。我们各民族都应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共同的责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共同的任务,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做实做细。
我们相信,“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团结蕴藏着摧山坼地的巨大正能量。展望未来,“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神圣使命鼓舞着我们,各族人民过上全面小康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召唤着我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携手奋进,必能拥抱机遇、战胜挑战,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聚起磅礴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