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购房者正在方庄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心窗口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


  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围围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高蕾 杨欧) 日前,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职工连缴6个月可向户籍地申请公积金房贷。在房价仍在高位、商业银行惜贷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一系列新政策出台,将利好缴存职工,给很多期盼着有个家的青年,多了一个实现购房的途径。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织宣传处长范举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制度让购房者可以申请获得一笔比银行利息更低的贷款,北京目前最高是80万元,一定程度解决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今后还将有更多的青年从这一制度中获益。”


  新政:三部门推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


  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推进公积金异地互认、接续,支持异地使用公积金贷款,同时取消中间费用收费,保障职工购房。这是继9月底央行松绑限贷后,管理部门进一步对房地产市场打出“组合拳”。中国青年网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公积金新政出台半个月来,人们对住房公积金的期望值大增,公积金中心和中介公司接到的咨询量明显增加。


  “是否能够异地贷款?”10月31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心官园网点咨询工作人员,对方答复“异地贷款政策目前还没接到任何通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北京公积金异地互认即使开放,也只可能对本地人放开,如北京人在外地工作缴存公积金,可以在北京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而对外地人,几乎不可能实现异地缴存来北京贷款买房。”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外地青年更关注的是,自己在北京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否在老家贷款买房。一位高姓青年告诉记者,他在北京工作6年了,可一直买不起房,现在听说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计划回浙江老家买房。当记者问他怎么不在北京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时,高青年无奈地说,实在太贵,买不起。


  相比高青年的无奈,吴先生和张女士这对年轻两小口是幸运的。记者在方庄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心遇到他们,“我们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终于通过了,房贷额度80万元,现在还有一些手续,需要补充一下”,他们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公积金能贷到款,我们才决定买房子的,虽然公积金贷款总额不高,但能比商贷省不少钱。否则买房的计划还将一拖再拖,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自己的家”。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在贷款购房交易中,北京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比例仅占两成左右。


  11月2日下午,记者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证实,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目前还没有获得正式通知要求执行新政,一旦收到通知将尽快启动研究相关政策,并尽快发布。该人士称,因为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能不会完全按照住建部印发的通知落实相关政策。“具体会如何落实,现在还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