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总有人嘲笑:公积金又取不出来,怎么能算收入?


  这种观点竟然还有人相信,简直没有一丝经济学常识。


  比如这一个,每月缴存公积金1924元,扣掉房贷1664,剩余260块钱。


  如果没有公积金,打卡工资里会被扣掉1664元,这样就开心了?


  这怎么能不算自己的收入?


  说公积金不算收入?简直是无稽之谈、毫无常识!


  公积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直接存入个人账户,按照工资基数的12%缴纳,本质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为了保障住房。


  公积金用于抵扣房贷时,直接减少了个人工资卡里的现金支出,这就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可支配收入。


  若按某些网络上有些人的思考逻辑,公司发放的就餐补助、交通补助是否也不算收入?因为它们也没有直接打到工资卡里?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福利措施减少了衣食住行刚性支出,其根本上是收入的再次延伸。


  你在公司单位一个月花200块钱,解决了一个月得吃饭问题。


  自己点外卖需要多少钱?


  做饭需要多少钱?


  这不都是减少支出,变相增加收入的福利措施吗?


  公积金对冲房贷后,工资不再被房贷划扣,这部分差额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更可笑的是,若公积金“不算收入”,难道单位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医保、社保、职业年金也统统不算收入?


  把这些从自己工资里划扣掉才算收入?


  这种逻辑思维不仅违背财务常识,更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啊!!!


  公积金是收入,是福利,更是劳动者应得的权利!拒不承认这一点的人,非蠢即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