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新形势 推动乾安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
乾安发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8.8.22
建设幸福乾安
百姓利益无小事
民生问题大于天
在乾安
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绽放
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
让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幸福乾安的民生温度
今天
请随小编一同前往看看
我县的民生工作吧
今年,乾安县紧紧围绕“五化统筹、三个有力提升、五大幸福工程”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县民生工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抓基础、惠民生
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工作环境
今年以来,乾安县大幅提升各类民政对象保障水平,确保补助资金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社会化发放到位。
提升特困人员补助标准
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每年提高到756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每年提高到6660元;照料护理费按照自理能力分为三个补助等级:自理人员每人每年1800元,半自理人员每人每年5400元,失能人员每人每年10800元,补助资金由财政按季度下拨。截止到5月份,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为911户980人,目前共发放供养经费471.1107万元。
提升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
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自2018年1月起由原来的345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原来的3170元提高到4000元。将低保对象中因重病、重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等群体扩面纳入增发低保金范畴,有效缓解了特殊人群的经济压力。
提升优抚对象保障标准
2018年起,乾安县逐步加大对优抚对象门诊救助力度,为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年提供救助水平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三属、在乡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每人每年由600元提高到800元。共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门诊补助270.767元。同时优抚对象住院报销比例由2017年的80%提升到90%,同时联系县级医疗机构为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上门义诊,送医送药,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抓投入、建项目
民生工程大批落地
工作环境
为保证民政事业长远发展,乾安县克难攻坚,多方协调,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实施幸福养老工程
乾安县决定从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整合。计划在今年建设赞字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水字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2019年建设所字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余字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2020年建设大布苏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严字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力争实现全县农村养老院“宾馆化、楼房化、园林化”目标,为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实施儿童关爱保护工程
为充分保障儿童权益,提供温馨、舒适、整洁的关爱救助场所,乾安县将于8月末开工建设儿童福利院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这两个项目投入使用后,可有效保障受助对象幸福、健康成长,将县域内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实施应急储备工程
今年,由吉林筑源公司负责建设的乾安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地址在云腾街西侧、金生路南侧,规划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包括储备库房、辅助用房、泵房等。计划总投资352.74万元,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全县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工作将实现质的飞跃,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力保障。
实施绿色殡葬服务工程
乾安县殡仪馆于2013年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硬化、绿化、大门、围墙、室内装修等工作已顺利完成,殡仪馆至牙四公路连接道路已于4月9日开工建设,并于6月20日起用时两个月进行骨灰盒搬迁。待通车后,县殡仪馆将整体搬迁至新址,新设置的告别厅、服务大厅、休息室、骨灰存放堂等将为群众提供更加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的殡葬服务。
抓难点、重执行
工作能力大幅提高
工作环境
今年以来,乾安县着力解决民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补齐工作短板。
妥善解决安置遗留问题
经多方协调,对2005年以来全县安置到公益性岗位的13名三期以上转业士官重新调整到国土资源局,并按全额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重新核定工资待遇;安置到公益性岗位的三期以下士官和义务兵共计448人,保持其公益性岗位身份,将其工资调整为所在单位工勤人员工资标准,估算全年财政多支出资金1700万元;2015年和2016年退役的13名三期以上士官和9名三期以下士官均得到妥善安置,充分保障了退役士兵权益。
灾害应对救助高效有序
2018年1月下拨冬春救灾资金148万元,救助灾民9230人(次);下拨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208.855万元,重建民房90户,维修民房215户。
救助信息比对平台投入使用
乾安县通过多方协调沟通,推进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建设,该系统实现了民政、公安、财政、住建、住房公积金、人社、劳动、交通运输、社会保险、市场监督管理、国税、地税、残联、银监、保监、卫生计生、农业、林业、农机、农经、国土资源等20几个部门间信息共享,截止目前已比对信息10000余人(次),这个项目在全市(县、区)率先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有效提升了对低保对象精准识别能力,有力维护了低保对象自身权益。
抓重点、促脱贫
兜底能力日益增强
工作环境
推进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助推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提升组织领导能力
召开由县扶贫办、残联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场、园区)主管领导和民政助理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基层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答疑释惑,对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认真研究拿出意见,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社会保障推进组的牵头抓总作用。
提升政策落实能力
今年制定出台了《乾安县民政局关于农村低保清理核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排查摸底工作实施方案》、《乾安县民政局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施方案》、《乾安县民政局关于开展城乡居民低保办理专项清查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省厅各项扶贫攻坚会议精神,在乾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真正落地生根,实现“四个一批”目标。
提升慈善救助能力
乾安县慈善会自2017年4月开始接收个人自愿捐款,共有8961人捐款,接收捐赠资金204.065万元,专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为做好慈善救助工作,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联合乾安县慈善会、县志愿者联合会开展了“日行一慈,微爱乾行”公益众筹活动,2018年共接收个人自愿捐款3.9万元。1-5月共救助74人,支出救助资金5.45万元,全部用于资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家庭孩子助学、助医、助困工作中。
抓创新、谋发展
民政活力加快释放
工作环境
随着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的宣传、服务等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乾安县着重抓创新、抓亮点、抓特色,为民政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渠道
创立了“乾安民政”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人数已超过600人,民政信息发送量达50余条,阅读量达115911余次;同时两个办事大厅在宣传屏滚动发布低保、救助、婚姻登记、组织管理等信息,播放各科室宣传资料,加深群众对民政工作的了解,赢得了群众认可。
积极推动社会化养老
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需求,拟于2019年投资4100万元建设县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建成后的福利中心将承载全县的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吸纳社会养老工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医疗保健、休闲运动等需求,改变各地养老机构远离中心城区、服务设施配套不齐问题。预计将以县级养老服务机构为核心,在周边建设休闲广场、医疗康复中心、农业文化采摘等项目,形成全市具有影响力的养老综合体,开创养老服务“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新模式。
拓展便民服务途径
为方便群众,乾安县制定流程图对民政政策进行解读、用表格对政策进行细化、用关键词对政策进行重点提示,化繁为简,使群众和工作人员一目了然,达到了便捷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目的;婚姻登记处实行了预约登记、延时登记、节假日登记等便民服务措施,减少当事人等候时间,提升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图文:县民政局
编辑:李 珊
中共乾安县委宣传部主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