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集体宿舍 周礼雄/翻拍


  市民带孩子一起参观劳务工博物馆 周礼雄/摄


  “北有‘小岗’,南有‘上屋’”——这8个字写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建筑的外墙上。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书上按下红手印,实行了土地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78年12月18日,上屋大队热线圈厂签订来料加工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首吃螃蟹者。小岗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上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地。


  2008年,宝安区依托“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建设而成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而在展厅内展示的物品、资料都是向外来务工人员征集而来,记录着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状态。


  一个工厂的变化印证深圳的发展


  热线圈厂厂景展示区复原了当时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生产工具都依据当时工人的记忆布置。紧邻生产车间的,是同样保留完好的员工食堂、冲凉房。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同一天,当时的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支公司、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加工厂、香港怡高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创办“上屋大队热线圈厂”的来料加工协议。上屋大队热线圈厂以石岩公社上屋大队不足200平方米的办公楼作为生产车间,由香港怡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万港币进行设备购置与员工培训。


  在这里,25名工人,采用脚踏、手摇和简易的电动机械,加工电热吹风机的发热线圈。


  1987年,上屋大队热线圈厂搬入新厂房,更名为“上屋电业制造厂”,主打电吹风、咖啡壶等小型家电。新厂大量采用机械设备,工人最多时达5000人。


  2003年,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在坪山大工业区投资建新厂,更名为“全能电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厂生产制造全部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发展成为新型高新企业。“石岩上屋热线圈厂”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上屋热线圈厂的发展是深圳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博物馆展厅里,一张“1979—2007年劳务工人数增长图”显示,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为31.4万人,其中31.26万为户籍人口,仅1500人不是深圳户籍。至2007年,深圳户籍人口约200万,而常住人口超过850万,暂住人口超过650万。


  大时代下的外来工生存群像


  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展厅内展示的物品、资料都是向外来务工人员征集而来,每件展品的标牌上都注明了捐赠者的名字。


  一个1991年的、容量40兆的电脑硬盘,来自深圳外企员工周爱强,他为了学习,省吃俭用大半年买回一台电脑,后来电脑坏了,因不舍扔掉硬盘而保存了下来。


  一台微型电视机,来自于外来工王金才。上世纪90年代末,他在路边摊买了一台“外壳长15cm,高19cm,宽18.5cm,屏幕长10.6cm,宽8cm,壳体银灰色”的“东升牌”国产黑白电视。当晚,他在宿舍看电视时,身旁挤满了工友。以后的日子,依然如故。后来他还买了一台VCD,许多员工纷纷租碟来这里放映。就是这台微型电视,使宿舍员工们大饱眼福过足戏瘾。


  一台100多元、不能调焦距但有闪光灯的傻瓜胶片相机,见证了捐赠者兰先华表哥陈先生的一段爱情。陈先生暗恋一位李姓女同事,但笨嘴拙舌,得知女孩和工友要去郊外游玩,他拿出微薄的工资,咬咬牙买了这台相机,在郊游时以拍照的名义接近女孩,还以送照片的名义偷偷地给女孩递了一封情书,这才引起女孩的注意,最终修成正果。


  有些人选择把打工生活诉诸文字。“唉,孤军奋斗在异乡,漂泊在异乡,是多么苦楚、艰辛,偶尔回味起这感觉,心里是多么的迷茫与失望。”这是捐赠者杨秋艳2002年在石岩上屋电业制造厂打工时写下的日记。


  有些人选择创业,在深圳的发展浪潮中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1992年刘晓燕从江西鹰潭来到深圳,当时她身上只有100元,每天啃着两毛钱的速食面填肚子,四处寻找就业机会。她曾在毛纺厂做流水线半成品检验工作,后来在大浪一家电子厂做经理助理,当时工资和加班费每个月有900元,她坚持每个月存800元。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刘晓燕有了第一笔存款15000元。靠着这笔积蓄,1994年4月,刘晓燕用7台缝纫机、8名工人,在大浪一间三房一厅的民房里,以一个小制衣作坊为起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2年,刘晓燕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奔霓诗,并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职业装50强知名企业”。在博物馆里,她捐赠了当时制衣作坊里的一台缝纫机。


  劳务工大事记


  1982年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率先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打破铁饭碗,实行劳动合同制。


  1983年7月6日,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居民证、暂住证的暂行规定》。


  1992年8月1日,《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实施细则》和《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细则》颁布实施。


  1993年11月19日,深圳市致丽玩具厂发生火灾,死亡87人,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最惨重的劳务工伤亡事故。


  2003年3月中旬,武汉青年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的“孙志刚事件”发生,此后国家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2003年9月,中国工会十四大指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中国劳务工数量已占企业员工总数近60%,超过之前城镇居民构成的传统产业工人数。


  2006年5月初,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共同展开“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


  2008年1月21日,佛山市新明珠建陶公司四川籍农民工胡小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


  ——节选自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劳务工大事记”(来源: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周礼雄)


  “工人在线”责编:孙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