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退休包括养老保险退休和医疗保险退休,档案情况、养老保险缴纳情况、医疗保险缴纳情况这三件事直接关系到两个退休是否顺利。很多人在办理退休时才发现问题,导致不能顺利退休或享受不到相关待遇,所以退休之前一定要提早主动核实,注意是“主动”而且要“提早”,有问题的话早发现早解决,尤其是工作调动过换过单位的容易出问题。而且各地的社保系统升级迭代多次,加上人工录入也可能出错,所以系统数据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自己的事自己操心吧,很多事情HR是代替不了你的。


  第一件事:查档案,确认退休年龄和工龄,没有档案或材料不全的抓紧补办


  退休年龄是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年龄为准,不按身份证年龄。档案中有学籍、工作等各种材料,每个材料上都有出生年月,以最早的材料为准。有人去办退休,才发现档案认定的年龄小,办不成。当然,档案年龄大于身份证年龄的话,你提前查到了就可以提早退休,不查的话就错过了机会。


  工龄的认定依据是档案中招工登记表、工资套改表等能证明工作情况的材料。工龄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如果档案相关的材料没有或不全,就无法认定或认定的年限不对。


  总之,档案首先要有,而且关键材料要全,没有或不全的抓紧补办,尤其是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的材料。


  第二件事:查养老保险缴纳情况,有问题的抓紧修正或补缴。


  有老同事换过四个单位,退休时才发现自己的养老保险没有第一个单位的缴费记录,不解决的话退休金少一大块,解决这个问题颇费周折,为此退休金晚拿了一年。所以要提前查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国各地都有人?社?APP,建议下载安装,查询缴费记录非常方便,详细到每个月;也可以到当地社保局查询或打社保电话咨询。


  第三件事:查职工医保缴纳情况,有问题的抓紧解决


  医保退休后不用再缴费,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医保退休对累计缴费年限(有15年、20年、25年、30年不等)和实际缴费年限(有10年、15年不等)都有要求,各地政策不统一,首先要了解自己本地的政策,看自己是否符合,不满足年限要求的需要补缴。


  查实际缴费年限,可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首页“个人参保信息”和“缴费记录”即可;或者到本地医保中心窗口查询;或者打本地社保电话查询。如果本人医保关系转移过,最好直接到医保中心查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目前只体现当前的参保地的信息。


  累计缴费年限等于实际缴费年限加上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年限与根据档案认定的参加工作时间密切相关。有的地方要求累计缴费年限达到男30年、女25年才能办理医保退休,而医保制度2000年以后才有,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没算进去,很难达到。所以务必要确认档案中有关的工作材料准确,确保“视同缴费年限”能算进去,有问题抓紧解决,否则补缴的费用也是不小的一笔。


  关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有些地方有特殊规定,例如石家庄规定市区2000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于2005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医保的,从2000年7月1日起按补缴时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补缴基本医保费,补缴后2000年6月30日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缴费年限太少,补缴太多,可以考虑转为城乡居民医保。


  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各地的系统迭代升级很多次,再加上人工录入出错的概率,系统中的数据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自己的历史自己最清楚,所以自己要去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自己的事自己操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