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缴的多养老金就高吗?养老金高低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企业年金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企业年金其实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缴费金额与退休后养老金水平存在直接关联,但需注意与基本养老金的区别。
根据现行政策,企业年金的缴费比例由企业自主决定(通常企业 5%-12%、个人 1%-4%),缴费金额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资金越多,退休时可通过一次性或分期领取方式增加养老收入。不过,企业年金属于 “锦上添花” 性质,其高低并不直接决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很多企业也并没有开展企业年金的缴纳。
真正决定养老金多少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缴费年限与基数
基本养老金遵循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原则。累计缴费年限每增加 1 年,基础养老金增加 1% 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缴费基数高低直接影响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以北京为例,2023 年缴费基数上限(33891 元)与下限(6326 元)相差 5 倍,对应个人账户积累金额差距显著。
二、退休年龄与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少(如 60 岁对应 139 个月,55 岁对应 170 个月),每月可领取金额越高。同时,延迟退休政策下,每推迟 1 年退休,基础养老金增加 3%-6%。
三、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参数。以 2023 年为例,上海社会平均工资(12183 元 / 月)是甘肃(6473 元 / 月)的 1.88 倍,直接导致两地同条件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差距近 900 元。
四、过渡性养老金补偿
针对 1996 年前参加工作的 “中人”,其视同缴费年限通过过渡性养老金补偿。例如,视同缴费年限 10 年的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约为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的 8%-12%。
五、个人账户投资收益
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由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年化收益率一般在 4%-6% 之间。假设缴费基数 1 万元、企业年金缴费比例 8%(企业 6%+ 个人 2%),30 年后账户余额可达约 65 万元(按 5% 年化收益计算),相当于每月增加养老金约 2800 元。
六、政策调整与地区差异
国家每年对基本养老金进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2023 年平均涨幅为 3.8%。同时,地区间财政补贴力度不同,如深圳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 4500 元,而西部某县仅为 2200 元。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金协同作用才能显著提升养老保障水平。以北京某企业员工为例,若月薪 1.5 万元、缴费 30 年,基本养老金约 6500 元,若企业年金缴费比例12%(企业 8%+ 个人 4%),退休时企业年金月领约 4200 元,合计超万元。但需警惕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设定过低缴费比例,或因经营困难导致年金账户缩水。建议职工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将企业年金方案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同时关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税收优惠政策(每年最高 1.2 万元税前扣除),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