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养老保险缴纳满足缴费年限,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然后领取养老金。


  然而有些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国籍,成为一名外国人,这样还能领取国内的养老金,享受国内养老金待遇吗?


  华人出国后回国或者还留在境外期间怎么去按照规定领取中国的养老金呢?


  养老金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框架保障了所有参保人员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在国外的中国退休人员。


  1985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政司、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已经发布关于“外籍华人可领中国退休金”的政策,也就是《关于获准出国定居的退休人员加入外国国籍后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规定》。


  其中第一条提到,即使退休人员即使后来加入外国国籍,只要他们已经满足基本的养老保险条件,就可继续享受国家对获准出国定居的退休人员规定的退休待遇。


  养老金领取的基本条件


  1. 参保及缴费年限:退休人员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连续缴纳至少15年;


  2. 法定退休年龄:男性通常需达到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一般情况下,领取养老金,首先要在中国境内办妥退休手续,取得养老金账户。


  变更国籍前后的区别


  对于那些在退休后改变国籍的人员,他们依然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然而,对于那些在退休前已经改变国籍的人员,情况稍有不同。这部分人员将无法继续参与养老保险计划,只能提前领取个人账户部分的养老金,而社会统筹部分无法领取。


  认证与领取


  保持养老金领取的有效性需要定期进行资格认证。


  以前,海外华人的养老金资格认证就像“年审”,特别麻烦。每年都要去一次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健在确认表”,证明“自己还活着”。


  但近年来,认证方式极大简化,通过“中国领事”、“掌上12333”、“电子社保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就能进行在线认证,简单便捷。


  移居海外的考虑因素


  退休人员在考虑移居海外或改变国籍时,必须考虑到养老金的领取问题。


  我国政策允许变更国籍的退休人员在满足特定条件下继续领取养老金,但每年的资格认证是不能少的。


  结语


  最后,虽然国籍可能改变,但只要满足相关条件,退休人员依然可以从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中获得养老金。


  这是对他们工作年限的回报,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随着认证方式的不断优化和简化,领取养老金的过程也将越来越便捷,更好的保障海外退休人员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