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互助养老 点亮“银龄”幸福生活
宽敞整洁的院子、温馨舒适的休息室、整洁明亮的餐厅……这是佳县徐家西畔村互助幸福院首次开灶的真实写照,也是全县200余个互助幸福院的缩影。近年来,佳县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休闲娱乐等服务,有效推进了农村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高位推进,规范管理。佳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出台《佳县农村互助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管理绩效考评办法》、《佳县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印发日常管理细则,不断强化资金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互助幸福院规范运行有章可循。召开全县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工作推进会,进行工作通报、经验交流,同时与各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力争后半年每个镇(街道)互助幸福院开设率达90%以上。
因地制宜,合理建设。佳县民政局在对各村经济条件、老年人口、房屋闲置现状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通过整合村内闲置校舍、村民空闲院落等闲置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比如螅镇石畔村,把原小学教室改建为互助幸福院,每天就餐老人基本稳定在30人左右,受到全村上下的一致好评。朱官寨镇陆续在全镇建成投用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对象实现了老年人群体全覆盖,镇域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69个,投入运营224个,运营率达83%,逐步构筑起佳县康养“幸福圈”。
督查评估,强化保障。根据“老人收一份、村组筹一份、市上补一份、县上配一份”的运营模式,每季度对全县农村幸福院按照一、二、三类院进行分档分级考核,按照考核结果拨付运转经费,确保补贴政策、优惠政策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由分管副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听汇报”“看现场”等方式对互助幸福院开展督导,发现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同时严格开展“周评比”制度,找差距、学经验、促提升,不断提高互助幸福院运营质效。
下一步,佳县民政局将多措并举致力互助幸福院建设,把提升管理运行水平作为保障和改善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养老力量。(马嗣琪)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