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个人养老金到底是不是坑?(2)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个人养老金简单介绍,今天接着讲讲个养的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的话题。
个养每年交的钱是存入特定的个人账户,这个账户呢具有几种特定的属性。
一、没有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时,账户里面的钱是不能拿出来用的。
二、账户里面的钱在领取时候收取3%的税费。
三、该账户资金可投资特定的金融产品,如存款、基金、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
是不是觉得个人养老金账户很麻烦,搞不懂,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其实国家出台个人养老金政策也是考虑整体的资金运营,有自己的一盘棋要下,这里不能讲太明白。我们就看目前政策怎么薅羊毛,然后做到心中有数。
(一)解读一下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注意不是退休,个养账户的钱并不是只有退休才能拿):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二)领取时候3%的税费这一条规定嘛周瑜黄盖,薅了羊毛总得剩下点啥吧,我是这么简单的理解的。
(三)因为钱放在特定的账户里不能拿出来使用,这些钱就变成了“死钱”,不产生任何的收益,仅仅享受所得税政策。所以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金融产品让“死钱”变成可投资的“活钱”,可用于投资的也就四大类产品,也就是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
1、定期存款。在办理个养账户并存入后,你的开户行会第一时间联系你存定期。
2、对于一些平时了解金融市场的人来说,个人养老金政策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会自主的选择一些基金、理财类高收益的投资产品。
3、保险类的金融产品,其实和存款差不多,合同注明到期后的收益并带有身故或高残保障。
这三种可用于投资的方式,因个养账户里面的钱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到达一定条件后才能取的,所以银行存款就算到期也不能拿出来使用,且银行存款利率每年都在变动(目前趋势一直在降)。基金或理财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保本),养老金不保本还存他干什么呢?
再说下保险产品。以我们中国人寿的产品来说,一般交费10年,每年1.2万元,合同到期日为60岁或65岁,到期时总金额明明白白写入合同,带有身故和高残的保障,其他保险公司应该也差不多的产品,看个人选择吧。
关于个养的事,我想大致解释清楚了,当然要展开聊估计一顿饭时间都说不完,用文章表述出来更是长篇大论。网上比我详细的文章多去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看看,或者有提问可以评论留言,尽力一一作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