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大家关注和热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两个新变动,事关千万退休老人,一起来关注一下吧。


  第一个新变动是,医保个人账户已经逐步实现跨省共济了。具体来说,医保的个人账户共济可适用的范围是已参保的“近亲属”,包括了除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外,还惠及上下两代人,即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孙子女外孙子女,以上这些人都可以在看病就医时使用医保的个人账户共济。根据政策表明,此次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试行的地区共包含9大省份内的31个地区。


  以往个人账户的共济群体主要是配偶父母和子女,但是在医保运行过程中,实际上更加需要医保共济的往往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一辈以及刚出生的小辈。因为相对来讲,他们的身体防御机能没有那么完善,尤其是自新冠疫情时代以来,很多老人和小孩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负作用和后遗症,较比免疫力强的青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和伤害。但是由于这两种人的年龄,医保很难给予更大的支持,那么这个时候,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运行,将会从本月开始试运行,具体如何操作,大家可以直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app中找到“医保钱包”功能,选择激活并继续添加“转账申请”等相关信息,重要的是“被共济人”的身份信息,以及与本人的关系等资料要填写准确,最后提交即可。完成共济认证后,看病缴费就可以通过刷脸或医保码正常结算支付了。


  医保系统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盘活共济基金,让医保更好更便捷的走到人民群众中去。


  很多中老年人,在此前因生病不能继续工作的话可以凭借相关证明进行病退或退职,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执行上的障碍。现如今国家为了更好的保障这一部分人的权益,全新出台了“病残津贴”要上线跟大家见面了。


  根据人社部的新规定,企业职工病残津贴将会在2025年1月1日正式落地,暂时试行。那么什么是病残津贴呢?病残津贴是专为因病非因工而失去劳动能力的参保人员提供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


  具体来说,病残津贴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分支,因此病残津贴的基本原则与养老保险如出一辙,都是多缴多得,其计算方式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是大致相同。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还不到5年,但是缴费年限已达退休最低年限要求的职工,这一类人的病残津贴待遇是直接参照本人所在退休地区的基本养老金进行计算的。此后的病残津贴与退休养老金一样,都可以享受每年的津贴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病残津贴的职工,也需要当地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类人是虽然缴费年限已经满足最低要求,但是距离退休年龄还远远超过5年的职工群体。这一类人的病残津贴就只有基本养老金待遇,此后的病残津贴调整也只会跟着全国养老金总体调整,而不计算个人养老机部分。


  第三类人是缴费年限没有达到最低要求的群体,这一部分职工虽然也可以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但是金额和领取时间就相较前两类人要少一些。具体来说,缴费年限少于5年的,领取时间只有12个月,超过5年的,每超过一年,可以多领3个月。另外,很多朋友担心病残津贴的出台,会不会影响此前病退的职工老人呢?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新出台的政策是不影响旧规时的职工老人的。


  病残津贴在作为一种额外保障制度,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更多的病残职工找到了另一种基本生活保障。但是从各项规定来看,缴费年限对于医保还是养老保险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按时缴纳社保才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保护与尊重。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