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很多老人养老保险交最低档200,1年多回本,表面高兴其实心酸
这次回老家,我和村里人聊天发现,他们很多人交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档200元,尤其是一些老人,还高兴的说60岁后,1年多就回本了。但我发现,那些老人,表面高兴,其实很心酸。
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交的最低档200元,觉得这样最划算,一年多点就回本了。
只有一些养老意识比较强,经济压力小的中年人交的每年3000元或者更多。
其实,60岁以后身体机能就会下降,即使有土地也快干不动了,收入也不多,到时候国家给的一百多元远远不够用。
我发现那些交200多元的老人特别羡慕村里拿高养老金的人,说起来满是羡慕。
但同时,我也发现,他们中的有些人每年不是不愿意多交,而是手头实在没钱交,因为他们多数不仅要顾自己,还得贴补子女以及孙辈。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愿意交,而是力不从心。他们看似高兴,但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我们村有一个婶婶,养老意识比较强,十几年前买的某种养老保险每年好几千,现在每个月一千多点,是村里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这种想法,总觉得钱还是握在自己手里好,现在看来,人家还是比较有头脑的。
当时跟她一起交的,有些人后来动摇了又退掉了,损失一部分钱,现在都很后悔。
因为她即使不用干活,这些钱每个月在农村够用了,家里有地,粮食蔬菜自己种,这些钱足够。
怎么说呢,养老保险虽然每年涨得很少,但确实是一些不富裕的人,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最佳选择。
养老保险最低档看似最划算,但从长远来看,多缴多得,七十四岁以后就能看出来。
从今年开始,我打算多交养老保险,条件允许就交最高档,每年还有利息。
补缴的话也行,但没有利息,所以还是应该早做打算,趁年轻多交点,晚年生活才有保证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