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齐以和


  


  疫情在整个欧洲加速扩散。


  


  意大利眼下的状况,有点像“欧洲的武汉”。


  


  今天最新数据,意大利全国累计确诊41035例,累计死亡3405例,成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死亡率达到8.3%。


  


  一天的新增确诊病例,仍然高达5322例。


  


  更让人揪心的是,意大利已有14名医生殉职,感染医护超两千。


  


  作为发达国家,意大利反应速度不慢,何以演变至此?


  


  事实上,意大利政府的抗疫工作堪称起步早、手段硬、投入大。


  


  在海外国家里,它第一个宣布进入“政府紧急”状态、第一个宣布“封城”、甚至“封国”,第一个切断航班,第一个扩建当地的“火神山”医院......


  


  大多数国家还在犹豫不决,意大利已经先一步行动,用当地科研机构研发出的新型检测方法(平均5小时可出结果),最大力度筛查潜在患者,做到应收尽收、不虚报、不瞒报。


  


  综合多方信息后,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首先,意大利防疫虽然及时,但往往没有落实到位。


  


  早期“封城”“非常强硬”。


  


  随着3月9号意大利全境被划为“红区”,国家下令,所有人员若非处于必要的目的(如工作和医疗),一律不得出行。


  


  但在执行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百姓,都对严厉的“封城”举措存在抵触情绪。


  


  他们还是没有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所以,当地基层人员普遍没有做到严防死守,最终便成了“封而不死”,封锁线漏洞百出。


  


  图说:3月10日出版的意大利共和国报上,头条标题写着“Tutti in casa”,意思是让人们都在家待着,不要出门


  据报道,2月23日,意大利累计确诊感染数增至152人,成倍增长。


  


  但身处疫区皮尔蒙特大区的小镇照常举行了年度“橘子大战”,为期三天,大批人员集聚,热闹非凡。


  


  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代。


  


  据统计,虽然人数有所减少,但当天还是有近15000人聚众狂欢了了一整天,现场几乎无人戴口罩。


  图说:申请出行的表格也非常传统


   所以说,意大利的“封城”,并没有达到中国封城的效果。


  


  米兰的樱花盛开,街头虽然没有往日热闹,仍能看到当地人悠闲地遛狗、逛超市——他们的区域封锁也是柔性的:可以逛离家近的超市;可以在家附近的街区遛狗。


  


  甚至会有不少意大利人开起玩笑,希望推行“租狗”业务,这样就能出门了。


  


  其次,疫情严重的贝尔加莫和布雷西亚地区,错过了疫情防控的黄金窗口期。


  


  疫情在意大利发展初期,所有的注意力和应对重心都放在了科多尼奥、洛迪镇和周边地区,对于贝尔加莫以及意大利北部等潜在危险片区缺乏预判。


  


  尤其是,后者还是该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以伦巴第大区为例,人均GDP高于意大利其他地区30%左右,2017年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大区GDP高居整个欧洲地区第二。


  


  据报道,此前意大利国内一致认定来自科多尼奥的38岁M姓男子是“一号病人”。


  


  现在,更多人开始相信,“一号病人”在意大利其实不只一个人,感染时间大体相近。


  


  整个欧洲的“零号病人”则是一个30多岁的德国人,在一月下旬就已经表现出症状。


  


  最后,密集涌入医院的病人,让当地的医疗体系变得不堪重负,出现医疗挤兑。


  


  据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195国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排名,意大利的评分在排名前十。


  


  此外,意大利全民医保,日常看病基本不花钱。


  


  这些本是意大利应对病毒的一大优势。


  


  然而,面临集中暴发的疫情,当地重症医生联合协会主席韦加洛透露,按目前增长速度,压根撑不过一个星期。


  


  “医院的空床位用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医疗系统在这种状况下很难继续运行。”


  


  韦加洛很是无奈。


  


  为节约医疗资源、挪出更多病床,意方已经暂停大部分医院的急诊和普通手术了;同时,当地军队医院自3月4日起就开辟了新冠专用病区,以应对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


  


  只不过,这些做法像是饮鸩止渴,局面仍然很被动。


  


  香港大学流行病教授本杰明·考林认为,目前要彻底拦截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做的是延缓它的传播速度,让病患发病时间尽可能地错开,这样才会尽可能避免资源挤兑,医疗机构才有可能顶住压力。


  


  这也是德国、法国等国建议轻症人员居家隔离的主要原因。


  


  火上浇油的,还有当地确诊病例中,不断增多的医护人员。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纾困计划,意大利也在不断削减包括医疗卫生投入在内的公共开支。


  


  这意味着,在疫情来临前,当地的医疗卫生体系就不算宽裕。


  


  据《晚邮报》报道,截至3月19日,意大利医护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已达2629名,占总感染数的8.3%。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4名医生殉职。


  


  图说:打出『尽可能居家、少聚集』标语的医护人员


   近日,脸上布满勒痕的意大利医护人员,集体呼吁:“我们在路上,但请你们待在家里”(Noistiamo in corsia, ma voi state a casa),发到社交平台后,刷屏意大利网络,感动了民众,更多人开始扭转观念,减少外出。


  


  最后,意大利还有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意大利是全球仅次于日本、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国家,很多老人患有基础病,更易出现重症情况。


  


  据当地卫生部披露的数据,医院病人的年龄很大——中位数是67岁。”


  


  现在意大利最缺的可能就是医疗人员了,但是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疫情同样比较严重,因此,也没有办法支援意大利。


  


  因此,目前意大利救援力量已经严重告急,以至于还要向委内瑞拉、古巴求助。


  


  我国第二批援助的物资、医疗队也已经抵达意大利。


  


  面对当前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意大利政府这些天也开始不断反思,加紧防控。


  


  现在,整个意大利,都不得不停下脚步。


  


  网络上,意大利疫情下的浪漫乐观举措刷屏,一些阳台音乐会视频,红遍了全网。


  但在线下,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开始选择遵守命令、把病毒闷死在家里。


  


  回溯历史,在当年恐怖的“黑死病”波潮面前,意大利人的很多疫病防治的创举,至今仍在世界上沿用。


  


  愿意大利早日告别至暗时刻,拐点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