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十年终得解!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晕厥中心成功实施心脏神经节射频消融术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杜京蓉)近日,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九病区晕厥诊疗中心成功为一名饱受血管迷走性晕厥折磨十余年的患者实施心脏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术,以精准微创技术终结了患者反复晕厥的困扰,标志着我院在晕厥诊疗领域的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十年煎熬,反复晕厥成“不定时炸弹”患者李某(化名),64岁,自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夜间、饮酒或体位变动时频发晕厥,曾多次因短暂意识丧失倒地,最危险时出现窦性停搏6秒、血压测不出的危急状况。虽辗转多地求医,但传统治疗效果欠佳。
半月前,患者症状急剧加重后,到心血管内科九病区晕厥中心入院治疗。精准锁定“元凶”:多维度评估显实力直立倾斜试验明确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动态心电图捕捉到长达2.023秒的RR间期,结合一度及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等特征,专家团队判定患者存在显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面对这一国际公认的诊疗难题,由吴栋梁教授、刘雄涛教授领衔的专家组果断决策,采用国际前沿的心脏神经节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
微创破局,15分钟手术改写生命轨迹3月12日,在吴利杰、冯韩章、崔旭辉、杨锦、杜京蓉、宇文强等专家的通力协作下,通过导管精准消除调控心脏的自主神经节。手术仅进行15分钟。术后患者胸闷、头晕症状完全消失,复查显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显著改善。术后复查心电图提示PR间期缩短。家属激动表示:“感谢专家团队,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技术领航:打造晕厥诊疗新高地作为晕厥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创新建立“评估-决策-干预-随访”全链条管理体系,率先开展直立倾斜试验、心脏神经调控等核心技术。本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心脏神经节射频消融术对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突破性疗效,更彰显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在复杂晕厥病例诊治中的领先地位。
“该技术通过微创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平衡,从根本上阻断晕厥发作的神经反射通路。”术后吴栋梁教授介绍,相比传统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植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确切的优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未来这项技术将会更广泛地造福于心脏抑制型晕厥患者。
目前,李某已康复出院。该案例为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复杂晕厥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范本,心血管内科九病区将持续探索技术创新,让更多患者告别“猝倒”恐惧,重获品质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