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病救治扩至33种,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在10%以内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重庆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12月18日在国家卫健委“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来,重庆市从四个方面深度发力,抓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第一是在机构建设方面,强化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实现了每一个县有一个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每一个乡有标准化的卫生院,每一个村有标准化的卫生室。
重庆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 图片来源:中国网
第二是人才培养方面,五年来,晋升基层高级卫生职称841人,招聘急需紧缺人才2200人,属地化专科生340人,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村医当中职业医师或者助理医师比重由2014年11.7%上升到现在的25.7%。
第三是医疗保障方面,建立了“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多重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贫困人口资助参保政策,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3种,贫困患者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保持在10%以内,同时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费用保持在20%以内,累计享受政策190余万人次。
第四是筑牢防线方面。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对职业病、地方病、传染病实行专病专治专防,完成地方病三年攻坚任务,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病控制率和消除率均达到100%,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13%,较2017年提高了11.52个百分点。
黄明会当天表示,通过采取“四个一”的措施,推动全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重庆的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四大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