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很多利民的好政策,尤其是关于医保这块,比如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分别提高30和5元。


  2024年的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为670/人,那么2025年就将提高到700/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贴标准将从94/人提高到99/人。


  首先,财政补贴主要是用于加强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这也意味着基本医疗保险的池子进一步扩容,可以使参保人员有抵御疾病的风险能力增加,第二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减轻了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公平。


  那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贴提高到99/人的好处主要是加强疾病的防御,比如说扩大疫苗接种覆盖范围,第二个加强传染病的传控。最后就是可以帮助慢性疾病的筛查,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等。


  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实现了显著提升,每月增加了 20 元。这看似不大的数字,实则蕴含着重大的意义。从长期来看,如果每年都能保持这样稳定的提升态势,其累积效果将不容小觑。


  以一位年逾花甲、依靠基础养老金生活的老人为例,假设其预期寿命为 80 岁,在未来的 20 年里,仅这每月 20 元的增长,累积起来将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