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关注一下医保近日官宣了两大好消息,对中老年群体更受益,究竟是咋回事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个好消息:健康险对丙类目录药品保障探索,高价药也能报销了

  可能很多人在看病的时候没有注意过,其实我国的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且价格相对较低的药品,医保可100%报销;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价格略高的药品,通常需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由医保报销;


  而丙类药品多为滋补保健药品、新上市的高价药品、部分进口药品等,一般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患者想要购买只能自费。


  但是现在医保发布了新消息,说要对医保丙类药品探索新目录,并且鼓励市面上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将丙类目录的药品纳入到健康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大家平时想买却因为价格太贵不敢买的药品,可以通过健康险的报销来获得了。


  这对于那些中老年群体来说,好处更多,因为很多的针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新药、特效药都属于丙类药品。例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新型药物,虽能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价格不菲。健康险保障丙类药品后,能够极大的缓解中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用药经济负担,能更及时有效地接受治疗。


  对于那些重病患者的普通家庭,也可以健康险来窥见到生存的希望。比如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这是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效药物。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此前,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针的价格就要70万元,经过医保谈判降价后,仍需患者承担一定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仍是一笔天文数字。若商业健康险能对其进行补充保障,在医保报销基础上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可使更多SMA患者获得生的的希望,挽救一个家庭。


第二个好消息,长期护理险已开启全国多地推广模式:失能老人的福音来了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又是个骗钱的保险,但是实际上长期护理险对于失能老人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措施。因为长期护理险是在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护的人群,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保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失能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料,无论是居家护理还是入住养老机构,费用都较高。因此长期护理险救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从受益人群来说,不光是失能老人,失能的残疾群体也在长期护理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可以说长期护理险就是为那些失能群体提供了经济减负以及有效的护理服务,为千万个家庭带来温暖。


  比如青岛市,一位75岁的刘大爷,刘大爷因脑梗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家人为照顾他,不仅心力交瘁,经济负担也极重。每月聘请护工费用高达6000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压力。


  在青岛开始长期护理险工作之后,家人了解到刘大爷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经评估后可以享受到护理服务,便为刘大爷申请了居家护理的长期护理险保障,由专业护理机构定期派护理人员上门,提供康复训练、生活照料等服务。护理费用由长期护理险按80%的比例报销,每月家庭只需承担1200元。这不仅极大减轻了刘大爷的家庭经济负担,还让刘大爷得到专业护理,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压疮等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


  总而言之这两项医保改革都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医疗困境以及人口结构作出的新尝试,不过目前这两项任务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说健康险的产品设计和定价难度较大,丙类药品的价格差异大等问题,还有长期护理险的人员配置短缺,评估标准和流程都优待完善。


  但是相信我国在未来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必定会选出最适合我们老百姓的政策制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健康保障服务。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恩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