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肥计划的背后,是医保压力变大了
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引发全民热议。
这份细化到“东北铁锅炖鱼该怎么做更健康”“西北臊子面如何控热量”的指南,让很多人不由感慨到,国家这是真的要连体重也要管了?
但实际情况可能是:
国家现在管的不是健康,而是医保,而是经济。
换句话说,对于医保来说,你今天少啃一根鸡腿,明天医保就可能少报销一块钱。
俗话说,一胖生百病,肥胖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等等,而看病需要花钱,这个钱,医保是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
肥胖,看上去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但在医保眼里,你胖了,他要为你买单。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肥胖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 有研究预测,到 2030 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 4180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 21.5%。
跟保险公司免费给投保人送体检次数一样,医保很清楚社会整体肥胖对自己的压力。
而且说句实话。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从新冠之后,大家是明显容易比之前累了,2020年前,做一个工作,就算从早上干到晚上,累归累,但你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也没有明显的想睡觉,但2022年后,干同样的活,明显就感觉更容易累了,更容易困了。
当然,肯定也有朋友会觉得这会不会是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
但问题是,我身边20多岁的朋友,按理说身体素质应该是往上走的,但几年过去了,身体素质还下降了。
当然,身体素质下降之后,可能大家觉得是个人的问题,但其实对于我们社会的经济增长来说,其实是有直接影响的。
举个例子,40多岁的人,身体好的时候去干那种按件计费的工作,一天他能挣四五百块钱,但现在同样的时间,身体变差之后,可能只有两三百块钱,他的劳动生产率其实是低了。
而且这种身体变差,对应的还不仅仅是我们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因为健康经济学里就提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这个国家人民的身体素质是正比的,如果国民的身体素质集体下降,那么经济增速也会跟着下降。
这跟老龄化一样,当你老了,你没有力气干活了,自然就赚不到了更多钱了,而相应的,那就是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身体素质去支撑我们做更多的工作了,那你和变老了其实没什么区别。
其实现在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事。
之前中学体育课,说是体育课,都是数学课,但你现在再去看,国家对体育课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现在中学的大趋势就是大力发展身体素材教育。
为的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为让你强身健体。
但清华大学给到的回答是,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
这是什么觉悟?
健康工作的本身,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你健康了,你就能继续为国家出力,创作更多的GDP,维系更多的经济增长,另一层含义是你健康了,你就不会生病,就不会需要那么多医保支持,医保压力就小了。
所以你现在回过头来看减肥计划这个事就好了。
减肥这个事你看上去,看上去只是健康问题,但实际却是关于医保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