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河北省省本级国家医保谈判药品 “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遴选规程(试行)》(以下简称《遴选规程》),明确“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入围条件。

在经营面积方面,《遴选规程》要求药店独立设置,实际经营面积100平米以上,在执业药师的配备上,则要求具有2名及以上的专职执业药师

  标准升级


  根据《遴选规程》,河北为“双通道”药店定了十一条标准:


  # 公告通知 #


  (一)已纳入省本级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3年以上(含3年),近3年无违反医保规定被通报批评、扣除违规金额、暂停服务协议或终止服务协议的情形,以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处罚的情形,且无新闻媒体负面曝光;


  (二)从事药品类经营业务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


  (三)定点零售药店及所属的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或集团管理服务经验丰富,信誉良好,且无重大医保违规记录,自愿接受医保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供应谈判药品种类占比所有谈判药品种类85%以上;


  (五)药店独立设置,实际经营面积100平米以上,经营场所如为租赁,应提供3年以上(即申报日期至租赁结束日期3年及以上)的有效租赁合同;


  (六)具备相应的物流、仓储等“冷链系统”设备条件及管理经验,配备专用的防盗、防火、防潮等安全保管设施,有符合规定的冷链运输能力;设置谈判药品专门经营区域,专区面积40平米以上,包含独立的药品领域,用于仓储、药品销售、药学服务、病人服务和休息等;


  (七)具有2名及以上的专职执业药师,设置用药管理岗位,不得兼职或挂名,确保营业时间有药师在岗,能熟练掌握谈判药品的相关药学信息,提供处方审核和调配、合理用药指导等服务;具有1名及以上的专职配送人员,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店总人员40%以上;


  (八)设置谈判药品专责部门、专职负责人和联络人,熟知谈判药品管理要求,店内管理制度完善,具备患者满意度评价制度,及时改进服务;能够为使用谈判药品参保患者建立购取药档案,一人一档,随时接受检查;


  (九)所售谈判药品须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所售谈判药品不允许加成;


  (十)直接使用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定点管理子系统,实现电子处方流转及追溯,或自建功能完善的、能够与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直连对接的“进、销、存”系统,真实、全面、准确、实时上传药品“进、销、存”数据和结算费用;


  (十一)有24小时视频监控系统,具备完善的省本级参保人员购药视频采集系统,能够对购药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或确认,具备实时上传能力,相关视频资料至少保存2年。


  “四高”成双通道标配


  综合多地公布的遴选规则来看,高信息化标准、高药品管理标准、高人才配备标准以及高医保监管标准成为“双通道”药店的标配


  定点零售药店要与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等对接,确保药品、医保支付等方面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沟通;


  定点零售药店需建立符合要求的储存、配送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须同时配备专业人才对患者合理用药进行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实,确保“处方患者”和“实际用药患者”一致,确保基金安全。


  哪些药店能够获得“双通道”资质?指向已经非常明确。


  综合多地公布的遴选名单来看,这一轮的“双通道”药店资质主要向两类药店倾斜,一类是有医药商业公司背景的药店如国大、上药、华润旗下的专业药房,这一类药店扎根流通领域多年,拥有强大供应链优势,较早进入DTP领域,在新特药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另一类则是大型连锁药店或区域龙头企业,在区域拥有庞大的网点服务能力,成熟、标准的规范化运营标准和专业服务能力。


  在遴选标准中,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的建设也成为亮点。11月1日,福建省“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正式上线,11月2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开出第一张福州市医保“双通道”流转处方,患者在国药控股古田路店完成凭流转处方购药,享受统筹基金报销待遇。


  如此看来,具备执业药师配备、信息化建设、专业化服务优势并已大力布局自有O2O业务的医药零售龙头有望率先承接线上流量,通过线上线下药品零售协作发展,打开院外零售市场新的成长空间。


  创新药带来增量


  截至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发布了发布了“双通道”药品清单。


  今年7月,江苏省发布了首份年度“双通道”药品清单,共100种;9月,安徽省医保局公布了《安徽省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目录(2021年版)》,考虑了全省各市药品供应保障实际,收纳了188种不同规格国家谈判药品;10月初,湖南省医保局确定了2021年湖南省第一批“双通道”管理药品,共49个药品,包括40个西药和9个中成药;河南省确定从11月1日起实施“双通道”(指两种买药途径——定点医院或定点药店)管理药品目录(第一批)。


  短期来看,在大病品种上,药店以暂时的利润牺牲换得了人气与客流。北京某零售药企特药业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社会药房的平均增速在20%,但我们的DTP(特药药房)这一块就可以做到50%到70%的增长。”


  随着“双通道”政策的逐步落地,不少药企正在加大药品在零售药店的布局。而创新药在药店渠道落地更快,药店有望凭借创新药的存量市场扩大销售。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迭代升级,对专业化需求排在首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价值决策可助推专业药房发展。


  DTP药房作为处方药院外模式中的一种,可为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同时为医药产业链各方创造新的价值,而专业化服务体系是DTP药房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医改新政下,传统零售药店可通过调整商品结构、改变盈利模式、强化服务输出、突出创新技术、聚焦优势特色等方式进行转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