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政协委员建言推医保健身一卡通 余额可用于健身
昨天下午,宁波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作大会发言,25份发言材料作书面交流。会上,宁波市政协委员计生波代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在大会上作《推行医保健身“一卡通”用活健康“余额宝”》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
老百姓如何把医保卡用作健身卡呢?以后会有医保定点的健身场馆吗?刷医保卡健身,有优惠吗?发言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截”住了计生波,详细了解这个建议的具体做法。
□记者 潘慧敏
宁波现状 健身年卡动辄几千元不够“亲民”
去年起,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要“促进康体结合,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宁波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参与健身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沿江两岸的广场、游步道、开放的学校运动场等都是人满为患。而适合中青年人健身的收费场馆则要冷清得多。采访时,计生波说出了原因:场馆健身消费还不够“亲民”。
据调查,公益性场馆,如宁波游泳健身中心的游泳馆年卡为2500元、健身馆年卡为2600元;宁波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不办理年卡,白天不开灯30元/小时、白天开灯和晚上40元/小时。商业性场馆,如凯洲大酒店健身年卡4988元(只限本人使用)、游泳卡3888元100次(不限人员);开元大酒店游泳年卡为6800元(只限本人使用)。
计生波说,一张小小的健身年卡,就让许多市民对场馆健身消费“敬而远之”。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大多都认为几千元的健身卡,只能定点使用,还有有效期,太不划算了。
委员建议 医保卡余额在定点的健身场馆消费
政协委员计生波还是宁波市体育中心副主任。看到现状后,他就在想:何不把医保卡里的余额作为健身消费呢?
据调查,目前宁波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为104万。截至2013年5月1日,市区医保余额1万元以上的就有11.5万人。宁波从去年开始,医保余额可从历年账户资金中结转到本人的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如果我们在这基础上,扩大个人医保账户历年余额支付范围。”计生波说,比如可以按比例提取并在所有医保定点的场馆做健身“刷卡消费”,不受场馆地点限制,也不受时效限制,肯定受老百姓欢迎。
计生波表示,这个集体建议其实不是“异想天开”。目前,深圳、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城市都已经实施了“体医结合”的联动管理机制,规定医保余额可按比例提取,并在定点健身场馆进行消费。不久前,浙江德清也推行了这一做法。
计生波告诉记者,这个建议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提了两次,今年获得了大会发言的机会。可以说,从政府层面来说,也非常重视。
具体措施 医保余额可按比例划转入“健身卡”
那具体要如何操作呢?计生波说,市政协教文卫体委集体建议:宁波建立“阳光健身”活动项目,实行“医健一卡通”制度,在医保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允许老百姓提取一部分资金参与健身活动。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宁波市体育局,可以共同签发一个文件:凡在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金额超过3000元的人,可自愿按定额标准将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的部分金额一次性划转记入“阳光健身卡”,用于健身消费。
他还简单列举了标准:往年账户结余金额在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可入标准拟为600元;结余金额在6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划入标准可有600元和1000元两种选择;10000元以上的,划账标准可有1000元和2000元两种选择。
计生波说,据他们建议,今后市民持“阳光健身卡”可在所有医保定点的场馆进行健身活动(同一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一天内仅限刷卡结算一次),还可以打折。对于医保定点的健身场馆,则要实行医保定点管理,验收合格后才能“挂牌”。相关部门对定点健身场馆进行年度监督管理,发现有违规行为的,严重的话要取消医保定点资格。他觉得,可以通过先试点的方式逐步推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宁波医保定点的健身场馆可能会像医保定点的药店一样,遍布在居民的家门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