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青秀区打造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品牌
近日,南宁市首批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公布,其中青秀区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青秀区南湖街道办事处获评为乡镇(街道)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青秀区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委员会、凤岭北社区居民委员会获评村(社区)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给群众带来了哪些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这些点都设在哪?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优化工作方式,提供各项便民服务
●乡镇(街道)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青秀区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地址:青秀区伶俐镇北岸人民政府旁边政务中心大楼一楼
青秀区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村里给老人办理业务(伶俐镇供图)
青秀区伶俐镇望齐村驼均坡村民屈先生是一名低保户,因生病住院,无法到现场办理医疗救助业务,便打电话到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发自己的证件、医疗证明等相关电子材料给工作人员,便得以顺利地办理了医疗救助服务。作为乡镇(街道)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青秀区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优化城乡居民业务办理程序,简化工作流程,各项便民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真正把医保经办服务窗口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施政窗口、方便群众的办事窗口。
“我们针对出行困难群众,提供上门代取材料服务,同时对于部分出行困难群众或者住院不懂用智能手机办理业务的群众,工作人员会上门拍照或者收取身份信息等材料,有智能手机却不便出行的群众会直接让其拍照发送给工作人员帮忙办理。”青秀区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陆国胜介绍称,考虑到有些村庄较为偏远,而村里的一些老人在办理参保业务时会存在一定难度,他们便建立了专门的业务群,由当地村干部直接收集参保人员的材料发到业务群,工作人员收到材料受理办结,基本上这些都是不方便过来办业务的残疾人和老人。
据了解,伶俐镇辖8个村1个社区,其中6个村和1个社区处于北岸,人员分布较分散。近年来,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南宁市医保局和青秀区医保局的协调和支持下,目前已能正常开展医疗保障业务的相关经办工作,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数位板等设备,主要涉及居民城乡医保参保登记、医疗救助等医保经办业务。同时,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业务工作中不断发现和反馈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在各村、社区建立QQ群、微信群,镇级建立干部工作群,做到及时上传下达。因医疗保障相关业务之前伶俐镇没有办理点,现有便民服务点后群众知晓率不高,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便与村两委进行宣传,再由村委向群众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服务点的知晓率,来办理医疗保障业务的群众日益增多。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业务300多件,形成了以伶俐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中心点,辐射了1个已建村级便民服务点(独岭村)、1个社区、7个行政村,配备10名专职村干部、100多名工作人员,做到群众需要无死角。
多举措宣传政策,贴心守护居民健康
●乡镇(街道)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青秀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地址:青秀区华宾路1号
南湖街道办工作人员给居民办理业务 (南湖街道办供图)
青秀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约21.55万人,流动人口约6.04万人,辖13个社区、2个行政村和1个园艺场。为服务好百姓医保最后一公里,南湖街道办事处努力探索和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居民群众在家庭驻地15分钟生活区范围内就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迅捷办理医疗保障各项服务事项。
“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医保的各项新政策信息,例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续保、报销,到了交医保的时间也都会收到工作人员的提醒。”家住南湖街道百花岭社区的居民郑女士说,他们一家从北流到南宁生活,每年交城乡居民医保都非常方便,街道和社区的贴心服务让她感到特别舒心。
南湖街道办事处医疗保障专职工作人员陈玲介绍,为服务好居民,南湖街道推出了多个医保服务新举措,如遵循“不让群众多跑一趟”的原则,实行限时服务,前来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的当天可以办结。同时,培训各社区、村党群服务大厅一窗通办窗口服务工作人员,让他们能全面掌握医保政策和办事流程,每个窗口服务人员都能详细解答居民提出的各项有关政策问题。将基层服务中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基层服务中心有效运转,并积极与民政、卫健部门联手,针对城乡居民的困难、特殊人群参保所需个人缴费的部分,由各级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助,让居民享受到了医保的更大实惠。
此外,为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南湖街道办事处把医保的各项新政策印制成便民服务手册,发放到居民手中,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保率。同时还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建立多个社区QQ群或医保专干微信群,及时发布医保缴费及政策宣传信息,方便提醒居民及时缴费,确保按时享受政策。
一系列的医保服务新举措,一项项贴心的便民提醒,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的创建,见证着南湖街道全面铺开医疗保障各项经办服务的下沉,也见证着街道全面补齐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短板,提高了基层服务中心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需求。目前,南湖街道形成了以南湖街道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为医保服务主阵地,以村(居)级党群服务大厅为医保服务工作站,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服务体验。16个服务阵地配备32名熟练掌握医疗保障政策、知识、办事流程的医保服务人员,下一步计划将街道103个网格的网格员纳入医保服务兼职队伍,探索建立3级医疗保障服务新格局。
推出务实举措,居民办事“最多跑一次”
●村(社区)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凤岭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荣和山水美地
凤岭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医疗保障服务专窗,工作人员在指导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医保 本报记者 刘增璇 摄
为切实解决办事群众“往返跑”等难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凤岭北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居民们也在此过程中切身享受到了快捷、高效的服务。
“你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来帮全家人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我教您使用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系统操作一下,以后您就可以自己操作缴纳了。”1月3日下午,家住新新家园小区的刘女士来到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医保服务窗口咨询业务,在凤岭北社区医疗保障专职工作人员李慧的耐心指导下,她很快办好了业务。刘女士说,工作人员非常耐心地给她讲解操作步骤,从开始扫码登录,到信息验证核对,再到提交成功,只需几分钟便完成了,很方便。
同样,社区居民廖阿姨最近三年常住武汉,可她还是想在南宁交城乡居民医保,在打电话向工作人员咨询后,李慧通过手机视频指导廖阿姨操作进行参保,这让廖阿姨非常放心。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凤岭北社区还有很多。
据了解,凤岭北社区设置医保服务窗口1个,现有专职人员2名,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以“标准化、便民化、亲民化、智能化”为标杆,在便民大厅设置引导咨询区、等待休息区、业务受理区等3个功能区域,配置电脑、打印复印机、放大镜、老花镜、医药箱、雨伞、报刊、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实现医保业务“只进一扇门”一站式办理,不断优化便民举措,贴近群众服务。
“以前我们只是接收群众办理业务的材料,接收了材料之后再上报给青秀区医保中心,然后由他们来受理、办结。现在的我们有了权限,群众来这里我们操作系统就能直接受理了,省去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分工也更明确,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李慧说道。
据了解,凤岭北社区通过完善社区医疗保障服务点建设,承接下沉社区医保受理服务事项33项,村(社区)医保办结服务事项4项,以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网上办”和“掌上办”相结合,大力推进线上办、马上办、就近办等务实举措,深入推进医保经办标准化建设。下一步,凤岭北社区将继续探索服务理念,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医保服务。
服务送到家门口,坐船到对岸办事成历史
●村(社区)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青秀区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青秀区伶俐镇三角街
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在办理参保业务 本报通讯员 黄少丹 摄
“以前我们住在南岸的居民要办理医保参保业务得乘坐渡轮过江到对面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现在可以直接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办好了,真的太方便了。”这是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独岭村村民们的心声。
2022年12月,独岭村村民卢先生家里喜添一个小宝宝,得知在村里就设有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示范点,他很快就去做了新生儿登记,并购买了医保。“以前如果是办理这项业务得跑三个地方,而且还要坐船过渡到江对面,比起现在来说肯定麻烦多了。”据工作人员黄燕介绍,青秀区伶俐镇辖区群众2万多人,独岭村村民委员会服务点地处伶俐镇南岸,对于辖区南岸群众办业务来说更方便了,他们不用坐船过渡到北岸的伶俐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同时南岸有伶俐工业园区,外来人口众多,对于外地群众办理医保相关业务也更为便利。
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南岸三角街附近,南岸外来人口众多,主要以工业园区为主,三角街是连接伶俐镇南北两岸以及联通伶俐工业园区的交通枢纽,独岭村村民委员会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近年来,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委员会坚持在不断发展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为目标,优化城乡居民业务办理程序,简化工作流程,各项便民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如今,在南宁市医保局和青秀区医保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伶俐镇独岭村村民委员会已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数位板各一套,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均经过医保经办业务专业培训,现医疗保障各项经办业务已全面铺开。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记者 赵敏/文 刘增璇/图 通讯员 余福晓 实习生 曹莎
编辑 | 陆丽
审核 | 农春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