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异地门诊将直接结算!报销待遇确定
京津冀异地就医
为满足三地群众对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的迫切需要,今年初三省市开展深入沟通协商,积极推进京津冀异地就医向更大范围拓展延伸,决定签署《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6月22日,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津举行。
这一协议的签订有利于解决三省市群众看病垫资和跑腿报销问题,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那么
这份合作协议
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
今后
会给百姓看病就医带来哪些方便?
一起来看▼
《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围绕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医药产品集中采购和医疗保障协同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合作内容:
推动医保定点信息互认
京津冀三方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为基础,稳步扩大备案医疗机构数量,强化京津冀三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工作,逐步实现三地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互认,协同管理。
推进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一是逐步扩大覆盖人群。先行将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异地转诊四类人员纳入试点范围。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就医需求,逐步扩大覆盖人群。
二是深入推进异地住院、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河北省从北京市、天津市异地住院备案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医疗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的数家医疗机构作为深化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单位,试行取消异地就医患者增付、报销比例降低等政策,实现与本省医保报销同标准,同待遇。京津冀三地应从已纳入国家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范围的医疗机构中,选择有意愿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范围。报销待遇按照参保地标准执行,报销范围按照就医地规定执行。
三是提升信息化支撑。探索依托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平台,改造提升京津冀医保信息系统,推进三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探索优化备案、异地就医等流程,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方便群众异地备案、就医取药以及支付结算。
加强医药产品集中采购合作
一是加强药品集中采购联动,推动药品价格有序衔接。
二是加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动,继续扩大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范围,进一步降低京津冀患者耗材费用负担。
三是加强医药采购信息联动,建立信息通报机制,重点通报药品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等信息,逐步实现三地药品价格协同联动管理,减轻群众费用负担。
推进三地医疗保障协同监管
强化医保监管协同合作,建立异地协查工作机制,提升智能监控管理水平。
点亮小花
提醒身边人!
来源:天津广播综合记者万福念
涉及版权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天气提示:今天本市天气状况为多云,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6℃,东南风转南风3-4级。
往期精彩回顾
教练车驾校内上演“爱的魔力转圈圈”,2分钟25圈!教练吓怕了
大爷闯红灯撞上轿车,辅警帮赔钱遭车主拒绝:我就要他赔……
吃饭咬舌头真是因为馋肉了?警惕!有可能是这种病的征兆……
保存图片可放大查看
觉得本文不错,请点一下这朵小花再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