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生病住院了,结算费用时,患者只需支付医保报销以后的部分。但是,你知道吗?医保局并不是按照患者的医保报销金额,给医院进行结算的!


   医保局是如何跟医院结算的,跟我们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019年,国家医保局启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按DRG/DIP支付方式和医院进行结算。


  DRG/DIP支付方式的基本原理是,将临床特征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相似的患者分为同一组。对同组患者,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由医保局“打包”支付给医院。如果支付的金额比患者实际花费多,那产生的结余就会成为医院的收益;反之,如果低于患者实际花费,那超额的费用医院就要自己承担,造成亏损。


  这样就可以从源头改变对医院和医生的激励机制,从“多开诊疗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控制整体费用获得收益”,从而推动医院的诊疗、药品、耗材使用更加合理,管理更加科学精细。


  跟我有关系吗?


  首先,医疗费用普遍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以2022年为例,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884元,比上年下降了0.5%。


  其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了基层医院提升诊疗能力,让我们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