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及民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增,医疗保障制度亦在持续地调整与完善之中。最近,多个省份相继宣布了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最新通知。


  01


  河北省:财政补助、个人缴费双增加


  筹资标准


  首先,从河北省的情况来看,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被确定为每人每年1070元。其中,财政将补助670元,个人缴费部分为每人每年400元。


  全省按照每年大约75元的标准,将从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中为每名居民划拨大病保险,各个统筹区根据本地的经济增长情况及医疗开支,有权限做出适当调整。


  这一标准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充足性,避免了资金赤字,同时减少了个人的经济压力。


  分类资助参保缴费


  为了更好地照顾低收入和脱贫人口,河北省通过医疗救助基金对这些群体的参保进行分类资助。


  具体而言,对特困人员将全额资助;对纳入监测范围但尚未完全脱贫的群体,补助标准为90%;而其他低收入人口的补助标准则逐年递减,到2025年降至60%。


  02


  吉林省:慈善帮扶与公益捐赠双管齐下


  筹资标准


  2024年,人均每年获得的财政补助将达到670元。根据国家的规定,2025年居民的财政补助标准将被执行。2025年,全省居民的医疗保险个人缴纳费用为每年400元。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区域居民来说,2025年的个人缴费金额保持不变,继续为每年10元。


  资助参保政策


  对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实行全额资助,而对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困难群众则通过医疗救助给予定额资助。


  除此之外,吉林省还探索通过慈善帮扶、公益捐赠等方式,为仍有困难的人群提供资助。


  集中缴费期限


  对于集中缴费的时间安排,吉林省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为集中预缴期,而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缴费则与居民医保费同步征收。如此一来,可以节约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做好居民医保筹资工作


  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


  在2024年,政府各级将提升对民众参与医疗保险的财政支持,同时限制个人缴费的增长,以保证财政补助和个人所需缴纳的金额均适度上涨。


  到2025年,对于居民医保,各级政府的平均每人年补助额将提升至670元,而个人最低缴费标准设定为400元。另外,个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年度的缴费。


  中央政府每年为每人提供536元的补助,地方政府则提供每年每人134元的补助。此外,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依照规定完整安排并及时发放财政补助资金,禁止占用或挪用资金。


  优化大病保险筹资结构


  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广西在大病保险筹资方面进行了优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将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基金可持续,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的大病保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


  04


  温州市:公布医保及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


  筹资标准


  温州市在2025年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上较其他地区有明显提升,每人每年高达1890元,其中财政补助为1260元,个人缴纳630元。


  这一大幅上涨的筹资标准,一方面是为了应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医保待遇水平。


  同时,长期护理保险费用也被包括在基本医保的收费范围内,每年收费90元,个人负担30元,剩下的60元由财政补贴。


  大中专院校学生医保


  针对温州市的大专院校学生,医保费用被设定为每人每年220元,其中70元由个人支付,150元由财政补贴。


  05


  咸阳市: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合并


  缴费基数


  对于咸阳市而言,2025年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被设定为每月6000元,而大额医疗援助与大病保险的年缴费额分别为216元和48元。


  另外,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将实行合并征收,这将意味着雇主与员工无需分别缴纳两种保险,极大简化了缴费程序,降低了管理成本。


  灵活就业人员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为4800元/月,不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只需按6%的比例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这一调整既考虑到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性,也确保他们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


  写在最后


  从上述几个省市的政策来看,各地在医保的缴费标准、资助政策和筹资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为了保障更多人的医疗权益。


  总的来说,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相信越来越多的居民将能够享受到更加完善、更加贴心的医疗保障。这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