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保窗口经办业务进驻12个社区,“家门口办医保”再近一步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 月 19 日上午,医疗保障业务进驻社区(试点)启动会在龙岗区吉华街道中海怡翠社区工作站举行。据悉,这是去年 5 月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全面启动医疗保障业务进驻街道工作以来,我市医保服务持续下沉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从即日起,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华街道的 12 个社区将正式对外办理医疗保障业务,辖区居民可以在距离家门更近的地方快捷办理医保业务了。
市民在社区办理医保业务。
社区办医保业务比以往节省 30 分钟
从今年 3 月起,市医保局龙岗分局相继走访 11 个街道和区政务大厅及区政数局。调研发现,各街道政务大厅业务受理量不均衡,街道个别政务大厅交通不畅,居民前往办理业务多有不便。为破解经办难题,市医保局龙岗分局与区政数局共同谋划,探索将服务下沉到社区。
市医保局龙岗分局分批培训试点社区工作人员,同时专门制作业务指南等学习材料,帮助社区经办人员熟练掌握医保政策及业务受理标准和经办流程。分局工作人员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答疑解惑,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引和意见,确保进驻工作平稳高效。
经多方不懈努力,4 月 29 日,龙岗区南湾街道沙塘布、宝岭社区试运行办理医疗保障业务。试运行期间,医疗保险经办业务系统运行平稳,窗口服务有序。截至 5 月 14 日,共受理医疗保险业务 16 宗,咨询 38 人次。
从 5 月 19 日起,南湾街道、吉华街道 12 个社区将正式对外办理医疗保障业务。当天,有市民在社区办理医保业务,2 分钟内就能搞定,比以往节省了至少 30 分钟时间
"异地就医备案""援助药登记"增加受理渠道
市医保局介绍,此次探索在进一步下沉医保业务的同时,还为异地就医备案增加了网上办理、电话传真两种申请渠道,备案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也得到精简,让参保人"足不出户"也能快捷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此外,市医保局还为门诊大病患者的"援助药登记"(如凯美纳、尼洛替尼等抗癌药)增加医院受理渠道,参保人可直接在门诊大病诊断医院办理登记,免去在不同窗口之间的奔波之苦。
记者了解到,从 2020 年 1 月起,市医保局在中国医科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试点开通"援助药登记"业务,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从 4 月起,全市门诊大病诊断医院均已开通登记权限,参保人在任何一家都可办理。
已有多项医保业务实现"秒批"和"无感智办"
市医保局表示,该局持续完善经办服务,新增了多项业务全流程网办。继 2019 年新增定点医药机构行政确认及用人单位申领生育津贴实现全流程网办后,2020 年新增医疗费用报销、生育费用报销等业务网办渠道。至此,29 项权责清单事项全部实现网办,其中 12 项实现"秒批";55 项医保业务进驻" i 深圳",其中 12 项实现"无感智办"。
另外,全员生育信息也可以共享查询了。2020 年 4 月起,市医保局通过与深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共享计划生育信息,通过深圳市网上医保业务系统中"全员生育登记信息查询"功能查验参保人的计划生育情况,参保人办理生育就医确认和申领生育保险待遇业务不需提供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