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记者从南宁市优化四级医保便民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以来,南宁市医保部门高位推进优化四级医保便民服务工作,将医保经办业务下沉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让广大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医保业务。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可办理率达50%以上。为将优化四级医保便民服务工作落地落细,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因地制宜,积极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保所等建成乡镇(街道)、村(社区)医保工作站点,分别配置1-2名专职或兼职医保工作人员、配齐办公设备设施等。截至目前,全市129个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已100%实现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可办理率超过50%,全市约99%即1819个村(社区)医保工作点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可办理率超过30%,2022-2023年累计投入和计划投入建设经费合计931.65万元,75%的乡镇(街道)和30%的村(社区)窗口服务设备已配备达标;基层专兼职医保工作人员合计2000余人,月均办理约1.32万笔医保相关业务(含帮办代办)。依托“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广西医疗保障网上服务大厅”等线上平台,南宁市实现了高频医保服务事项24小时“全程网办、零跑腿”,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目前,线上业务量达300万笔。同时,依托“村医通”便民服务工程,医保网络和医保结算功能不断向下延伸,实现了固定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医保工作站点与移动的“村医通”手持终端设备的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全市村卫生室(所)累计结算143.31万人次,总结算费用4284.32万元。南宁市医保部门还成立了医保客服专席,联动处理12345热线转派的医保类工单。市本级医保线下网点开通了线上预约办理服务,办事群众完成线上预约后即可在约定的时间到选定的线下网点“马上办”医保业务。2023年,南宁市启用医保零星报销票据识别(OCR)与智能审核系统,实现医保零星报销单据电子化,将审核期限从原来的12个工作日普遍缩短至5个工作日左右,办理时限整体缩短70%以上。截至目前,智能审核系统累计审核2155笔,涉及医疗费用总额2138.93万元。南宁市还积极推进重大疾病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快捷办”试点工作,将试点病种从1种扩大至6种、试点医疗机构从4家扩大至9家。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151名参保人员通过重大疾病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快捷办”方式即时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据介绍,2024年南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已于9月1日开启,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每人。南宁市职工参保人员可以使用本人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在广西区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偶、子女、父母、配偶父母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这一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范围,更好地发挥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家庭共济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盘活职工个人账户资金。来源: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记者 黎南茜 杜佳徽 实习生 赵宏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