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左旋、右旋协同作用,布洛芬优势尽显?研究为你揭秘!


在儿童发热的临床治疗领域,布洛芬凭借其优势获得各大指南以及共识推荐,其不仅能有效退热,还具备镇痛、抗炎功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适用范围广泛[1]。那么,布洛芬为何能拥有以上优势?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接下来,本文将深入解锁布洛芬独特的分子机制,剖析其药学优势,并以详实的临床证据,全方位揭晓答案。

发热的本质以及布洛芬的作用机制

  发热的本质是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这一过程打破了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2(PGI2)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与发热机制紧密相关,还在炎症反应以及疼痛感的产生中扮演重要角色[2]。布洛芬是一种芳基烷酸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特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化酶(COX),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COX有COX-1和COX-2这两种同工酶。


布洛芬含左旋体R(-)和右旋体S(+)两种对映体,临床常用的是二者1∶1组成的外消旋体,其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左旋体竞争性结合COX-1,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右旋体选择性抑制COX-2,阻断PGE2合成实现退热[3]。且左旋体在体内40%-60%可转化为右旋体,协同增强抗炎和退热效果[3]。

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进一步影响疗效——布洛芬的高脂溶性使其快速进入中枢抑制下丘脑COX-2,左旋布洛芬的代谢产物较右旋布洛芬更易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发挥退热作用更快[3]。临床研究和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布洛芬起效迅速,服药后20min即可发挥作用[4]。同时左旋布洛芬大量储存于脂肪组织,清除缓慢,进一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5]。

布洛芬的药学优势与临床证据

布洛芬的左旋体和右旋体协同的立体异构体特性赋予其多重临床价值,表现为持久退热优势以及成本优势:
?多国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可用于儿童发热的对症处理[6-11],有意思的是,临床研究显示布洛芬单次给药10mg/kg与对乙酰氨基酚单次给药10~15mg/kg,两者退热效果相当,但布洛芬的作用持续时间为6~8h,较对乙酰氨基酚4~6h更长,此外,对乙酰氨基酚并无抗炎作用[12]。
?另外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n=258,患者为6月龄~14岁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儿童)比较了右旋布洛芬与布洛芬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10mg/kg布洛芬在给药4小时后体温改善显著优于5mg/kg右旋布洛芬,证实了布洛芬的持久退热优势[1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因缺乏儿童治疗相关的安全性证据,迄今为止,右旋布洛芬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临床指南推荐作为儿童发热和疼痛管理的药物。另外,布洛芬的次均治疗费用较右旋布洛芬低,而两者退热效果相当,安全性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较右旋布洛芬具有更好的经济性[1]。基于以上考量,在临床决策时,若追求更持久退热效果,或在医疗资源有限、频繁给药不便的地区,布洛芬可能是更优选择[1]。

布洛芬的用药安全性解析

在具备疗效优势的同时,布洛芬的安全性也得到丰富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一项涵盖84,192例儿童的研究表明,布洛芬混悬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或因过敏反应住院等严重不良反应,仅有0.0072%的患儿因急性非大量胃肠出血住院,耐受性良好[14]。这主要得益于左旋体减少对COX-1的抑制强度,降低胃黏膜损伤风险。在实际临床中,儿童使用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以胃肠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皮疹、荨麻疹、多汗等,在停药并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均可好转或恢复[15],总体而言,儿童对布洛芬的耐受性良好。
基于丰富的安全性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英国、意大利、中国等多国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5-10]均将布洛芬列为6月龄以上儿童退热首选药物,推荐剂量为5-10mg/kg/次,给药间隔6-8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指南对布洛芬起始使用年龄的推荐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美国[5]、中国[6,10]和巴西[16]布洛芬的适用年龄为≥6月龄,南非为≥3月龄[17],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和意大利儿科学会指南则未明确指出布洛芬的适用年龄[8-9]。
但在某些情况下,国内外指南建议谨慎对儿童使用布洛芬:
?对于有脱水症状的儿童,布洛芬会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增加[18]。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医生仍需谨慎,先评估患儿是否脱水。对于脱水患儿应先补液,再谨慎使用布洛芬,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在儿童感染原发性水痘的情况下,使用布洛芬或其他NSAIDs可能会增加严重细菌感染,尤其是侵入性A组链球菌皮肤感染的风险,因此应当谨慎使用[19]。
?关于儿童早期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否增加喘息和哮喘发生风险目前尚无定论。在最新的意大利指南[9]和巴西指南[16]中,仅限制因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NSAIDs引发过哮喘的既往史患者禁用布洛芬。
在复杂的儿童发热临床场景中,很多患儿发热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精准选择治疗方案,兼顾退热和基础疾病治疗。
结语

  

布洛芬的左旋体和右旋体协同作用,使其具备持久退热优势和成本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是6月龄以上儿童退热的有力武器。但在肾功能不全、脱水、原发性水痘感染等特殊情况时需谨慎使用。在复杂的临床场景中,医生应综合评估,精准选择治疗方案,让布洛芬在保障儿童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更多儿科精彩内容扫描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打开医生站网页版即可查看~
参考文献:

[1] 刘小会,周莉,胡利华,等.布洛芬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6):174-178.

[2] 朱依谆,殷明.药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Davies, N.M. Clin Pharmacokinet, 1998. 34(2): 101-54.

[4] Mehlisch DR,Sykes J.Ibuprofen blood plasma levels and onset of analgesia[J].Int J Clin Pract Suppl,2013,178:3- 8.

[5] Rainsford KD.Ibuprofen:from invention to an OTC therapeutic mainstay[J].Int J Clin Pract Suppl,2013,178:9-20.

[6] Sullivan JE,Farrar HC.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J].Pediatrics,2011,127(3):580-587.

[7] 罗双红,舒敏,温杨,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81- 95.

[8] Li MY,Kelly J,Subhi R,et al.Global use of the WHO pocket book of hospital care for children[J].Paediatr Int Child Health,2013,33(1):4-17.

[9] Fever in under 5s: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EB/OL].London: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2021-11-26.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43.

[10] Chiappini E,Venturini E,Remaschi G,et al.2016 Update of the Italian Pediatr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Fever in Children[J].J Pediatr,2017,180:177-183.DOI:10.1016/j.jpeds.2016.09.043.

[11]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161-169.

[12] Yoon JS,Jeong DC,Oh JW,et al.The effects and safety of dexibuprofen compared with ibuprofen in febrile children caused b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Br J Clin Pharmacol,2008,66(6):854- 860.

[13] Kim CK et al.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 2013. 55(4): 443–449.

[14] Lesko SM, et al. JAMA. 1995 Mar 22-29;273(12):929-33.

[15] 许顺贵.我院105例儿童布洛芬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3):164-167.

[16] Simon Junior H,Pedreira MC,Barbosa SMM,et 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fever in children in Brazil: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expert panel[J].Einstein(Sao Paulo),2022,20:eRW6045.

[17] Green R,Jeena P,Kotze S,et al.Management of acute fever in children:guideline for community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pharmacists[J].S Afr Med J,2013,103(12):948- 954.

[18] de Martino M,Chiarugi A,Boner A,et al.Working Towards an Appropriate Use of Ibuprofen in Children:An Evidence-Based Appraisal[J].Drugs,2017,77(12):1295-1311.DOI:10.1007/s40265- 017- 0751-z.

[19] Durand L,Sachs P,Lemaitre C,et al.NSAIDs in paediatrics:caution with varicella![J].Int J Clin Pharm,2015,37(6):975- 977.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学习更多临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