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丰台区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局聚焦医疗保障民生领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建立完善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打造群众满意的医疗保障服务。


  致力“便民惠民”,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智医保”与“心医保”并行。丰台区医保局以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契机进行资源整合,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让办事群众“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布设自助机、电脑等硬件设备,升级智能导办系统,编印张贴业务清单和操作指南,安排业务专员“一对一”现场导办,打造高效便捷、温暖贴心的自助服务区,有效降低办事成本,并在全市率先推出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业务“全程网办、智能审批”,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红利。截至目前共完成视同缴费年限认定4967人,让群众感受井然有序的智慧医保大厅,享受周到细致的服务。


  “线上医保”与“线下医保”同步。依托“丰台医保”微信公众号、“丰政通”微信小程序和“丰台医保”抖音短视频等政务新媒体,全面开展医保政策宣传、业务事项通知、操作指南发布、业务预约排号、部门新闻动态和医保信息查询等宣传服务,丰富群众移动需求的场景化应用,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同时,定期组织街镇医保经办人员、参保企业专管员开展“云座谈”,开展定点医药机构业务培训,主动查找业务堵点,征集改善服务、提振作风的意见建议,线下强化26个街镇便民服务中心上门指导服务全覆盖,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卡时代”向“码时代”转变。今年1月1日北京市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全面启动,区医保局结合实际,牵头制定《丰台区关于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及使用工作方案》,全面宣传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使用,并协调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渠道协助各成员单位做好线上推广,按需提供主动上门送政策、安排专人驻场宣传等服务,让参保人员感受到医保服务的便捷高效。


  “远医保”和“近医保”互通。京津冀门诊直接结算改革高效推进,目前丰台区已有169家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开通工作。区医保局成立工作专班,对接社保中心,保障尚未转隶的参保登记、转移接续、就医备案等业务环节顺畅,服务到位。


  注重“创新驱动”,提高经办服务质量


  持续深入推进医保业务放心办、延时办、线上办、主动办、减负办、暖心办、高效办“七办联动”非接触式医保业务办理模式,确保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咨询、线下帮办,现场综窗受理,打造全环节、全链条、立体化经办服务品牌。“好差评”全覆盖服务环节。围绕事项管理、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通过周统计、月分析,加强对评价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归因分析,收集服务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进而找准服务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配合“好差评”考核,以评价结果约束和激励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个性化供给。截至目前,已评价事项满意率100%。


  持续升级现场检查、统计分析、通报约谈、专项审计、部门联动、社会监督、封闭式独立审核、检审合一、审核专家委员会“九项机制”。结合丰台区实际开展了针对中草药、社区卫生服务站、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等专项审计和数据分析等专项治理工作,强化打击欺诈骗保力度,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围绕“七有”“五性”,聚焦高频难点民生问题,用心、用脑、用力、用情推进“接诉即办”见面办理常态化,主动上门解决困难,拉近距离。


  下一步,丰台区医保局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地见效,强化干部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提升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健全行风建设工作机制,继续深入落实医保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各项医保惠民举措在丰台区落地见效。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咨询解答,主动服务基层,切实增强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持续推进智慧医保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丰台特色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来源: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 娜


  编辑:柯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