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帮我预约了区人民医院CT检查项目后,我直接到医院取号检查,检查结束后半小时内就能拿到报告,真的很方便!”日前,湖南镇卓阿姨在区人民医院就诊时体验了区人民医院推出医技协同预约系统带来的“一站式服务”,避免了多次往返,免去了排队时间,享受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真正做到了智慧服务。


  患者及家属


  看病就医体验感的改善


  得益于近年来我区


  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


  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紧盯群众看病就医堵点难点问题


  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系统五中心”区域协同


  让群众幸福感满满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医疗卫生是民生的关键,事关群众福祉。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区总医院(区人民医院)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医技协同预约系统、区域检验中心、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病理诊断中心的“一系统五中心”,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让“急难愁盼”变“满意答卷”。


  医技协同预约系统


  落实“分级诊疗”


  在传统就医模式下,当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诊医生发现本院开设的检查检验项目无法满足诊治需求时,患者需要再去上级医院重新经过挂号、候诊、问诊、开单、预约等程序才能检查。


  而现在,我区18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生可以直接在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开单预约区人民医院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项目,群众只需根据预约时间到区人民医院门诊一楼服务中心取号后即可直接到预约的科室进行检查。


  为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简化就医流程,区人民医院还为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具检查单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对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项目通过系统标记为优先检查号,在检查结束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报告。同时,医技协同预约让群众就近就医更放心,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分流,促进分级诊疗工作落在实处。


  区域检验中心


  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在漳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执行检验医嘱,只见她熟练操作LIS系统——打印标签、登记病人信息,给患者采集静脉血后,将样本装入了标本转运箱。下午3点前,这些标本就会送至区域检验中心(区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检验,并在当日检测完成后回传检验报告。


  在此之前


  我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还不具备检测标本的能力


  群众检测需要到


  上级医院重新挂号、排队


  为了解决群众这个看病就医带来的困扰,区总医院推进成立区域检验中心,将18家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检测的外送标本于每天下午3点前,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至区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检测完成后将检验结果及报告回传区域检验平台,基层医生可在工作站查看结果。


  检验中心


  区人民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患者在基层医院很多检测项目做不了,现在再也不用大费周张跑到上级医院重新挂号、排队,最重要的是这些报告单拿去大医院一样被认可。现在通过医院信息科与省互认平台信息对接、医师电子病历系统操作等,可实时实现不同医院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既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又提高了就医效率。”


  为了确保检验效率和标本安全,区域检验中心每天安排两部专车分两条运送线路负责全区18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标本的接收和配送。


  目前,区人民医院对3类46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剔除9项未开展检查)、7类73项临床检验项目开展门诊及住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据统计,2024年1-6月,区域检验中心完成检验37818例。


  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健康送到“家门口”


  “真没想到在乡镇卫生院拍的片,居然会是区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分析诊断,终于不用再奔波了!”不少患者在得知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后,不由发出感慨。


  目前,区人民医院已经完成区域远程影像系统与院内影像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实现了单点登录和业务信息提醒,影像科医生无须在多个系统频繁切换,使用操作更加便捷,对基层医疗机构上传的病例一般在30分钟内就能出具影像诊断报告。


  不仅影像可以“云诊断”,借助远程诊疗平台,患者同样能在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上级医院同质化的心电诊断服务,一般30分钟内就能出具心电诊断报告,如有紧急情况,也能快速得到救治。


  去年9月,吴依伯因突发胸痛,被家人立即送往当地卫生院检查。与此同时,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也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系统收到了吴依伯的心电图数据。


  吴依伯心电图(术前,术后)


  “患者心电图提示为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报告危急值!”得知情况紧急,区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向卫生院反馈诊断报告并报危急值,同时启动“绕行”急救流程,医院DSA导管室同步启动,患者到达后征得其家属同意,便立即开始PCI治疗。由于救治及时,吴依伯恢复良好,目前已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远程诊断为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治疗上提供了更专业的保障,也为基层群众搭建起生命救治的“健康桥”。据统计,2024年1月-6月,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完成诊断3354例,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完成诊断4861例。


  改善就医体验感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借力数字医疗,便民就医有实招。今年7月,区人民医院门诊药房的全套药房智能化系统正式运营,20秒左右将配好的盒装药品送到指定窗口,最快1-2分钟、一般5-10分钟以内完成取药,改变了医院药房手工分发药品的传统模式,实现“机器智能化+人工辅助”的现代化药房智慧升级,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能力,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减少群众取药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除了“智慧药房”上线运营


  区人民医院还推行


  “一号管到底”服务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节约时间成本来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患者因检查检验未完成导致当天无法解读报告,明确治疗方案,在报告出具3日内(含当日)携初次未解读的报告复诊时,不再收取挂号费。今年5月11日-7月24日,区人民医院“一号管到底”服务共惠及群众5184人次,减轻群众经济负担20余万元。


  另外,在检验检查方面


  区人民医院实施检验检查门诊预约并减少报告出具时间。常规的检验报告在90分钟以内即可出具,半天内便可完成就诊。上午检查的CT、磁共振等影像结果在当天16时前即可领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更便捷。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会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


  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因此


  整治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是人民群众期盼的实事


  也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今年6月21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区卫健、医保、公安、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研究制定《福州市长乐区医疗机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区级工作专班,同时,要求卫健局督促指导全区各医疗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取得实效。


  针对医疗领域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缺项短板,区政府分管领导重视推动,多次带队开展调研督导,卫健局班子全员增频提效“下沉”基层一线,强化跟踪问效提升,逐步逐项抓好细化,推动问题落实落细。


  同时,健全完善预算编制、审核等第三方服务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防违法违规行为,优化医疗行业管理。


  今年以来


  共开展160余家次调研督导


  推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112个


  在医疗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方面,区卫健局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点题整治等开展全链条排查整改。为规范肿瘤基因检测,成立区人民医院肿瘤治疗管理委员会,完成与第三方肿瘤基因检测机构签订协议、医保备案等工作。


  另外,区卫健局还组织开展区属公立医院专项执法检查和个体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整治行动,发现问题立整立改、严肃处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及卫生监督协管员385人次,签订依法执业承诺书151份,指导个体诊所自查自纠151家,依法查处26起,行政处罚19起,罚没金额25余万元。


  健康无小事,点滴系民生。从奔波十几公里看病就医,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患者看病就医少走的每一步,汇聚成长乐推进医共体建设的一大步。


  下一步


  我区将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围绕群众健康需求,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口,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举措,切实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路上的难点堵点,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更加便民化、精准化、共享化的健康医疗服务。


  记者 陈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