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邀请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就“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释放便民惠民改革红利”作介绍、并回答记者问。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战, 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惠娟,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永亮出席了发布会。


  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有效发挥医疗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用的要求,优服务、提效率、惠民生、促发展,推动医保工作破难题、上水平,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了铜川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高晓战介绍,铜川市医疗保障局不断完善门诊慢特病管理办法,慢特病病种报销由31种扩大至51种;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较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起付线下调1/3;基金可支付药品由2022年的2860种扩充至2024年的3088种;铜川市将符合条件的2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集采药品从2021年底的218种提质扩面到769种,高值医用耗材由10余类扩充至30大类,均价降幅超过50%,在陕西省率先加入三明采购联盟;优先选取哮病、消渴病等14种中医优势病种纳入付费改革,从今年7月1日起开展正式付费;铜川矿务局职工医保移交地方管理;《铜川市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机制的意见》审议通过,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使全省全面实现了最低缴费年限机制全覆盖;铜川市建成镇(街道)医保服务站41个,村(社区)医保服务室430个,专兼职从事经办人员667人,18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下沉至镇村办理,全面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开通高血压等5个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业务,2023年起取消省内门诊和住院异地就医备案程序,并实现门诊和住院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铜川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2%以上,975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扫码结算全覆盖;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应用医保移动支付,13家定点医疗机构、147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电子处方流转。


  下一步,铜川市医疗保障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铜川市委市政府安排,着力在深化医保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医保各项政策便民惠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药耗集采改革,全面落实医保各项惠民、便民举措,以实干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贡献医保力量。


  (郭龙龙)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