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他肝癌3年,做手术后自费超过25万,再次复发不愿做肝移植
程先生42岁,2022年3月17日,程先生在体检中发现肝脏有巨大占位,怀疑肝癌。3月28日,程先生在四川某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没有转移。同年4月24日,程先生再次前往医院做预防性介入治疗。
之所以选择做预防性介入治疗,是因为病理报告虽然显示没有转移、没有癌栓且无微型结节,但肿瘤过大,达到9.7厘米,并且手术前甲胎蛋白数值过高,这些都属于高危复发因素。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程先生接受了介入治疗。
2022年5月中旬,程先生正式开始服用仑伐替尼进行靶向治疗。服药的原因是手术后存在高危复发因素,同时手术后三个月甲胎蛋白的数值始终未降至正常范围,在咨询过医生后,为防止复发,程先生选择服用靶向药治疗。
2022年8月,程先生又一次在医院做了介入治疗。当时程先生的肿瘤指标上涨,虽然影像未发现异常,但医生依旧建议做一次介入。入院前坚持发现异常凝血酶原150多,入院第一天还未手术时,异常凝血酶原降低至50左右,然而医生依旧进行了手术。
接着到2023年8月,程先生的术后肿瘤指标一直未降至正常范围,8 月初发现肿瘤指标异常大幅上涨,经过超声、增强核磁等检查后发现单个病灶,确诊为复发。复发之后,程先生到医院做了消融。
2023年12月,程先生经影像检查发现又有三个病灶,又入院治疗。程先生初步计划是做消融,但后来医生说位置不好,无法进行消融,建议肝移植。程先生线上问诊了上海那边医院的医生,医生表示可以消融。
于是程先生转战上海,最终成功入院消融。当时,程先生没有选择肝移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害怕肝移植后复发,二是经济压力大,程先生咨询了很多医院,也问了许多病友,了解到肝移植术后居民医保报销后大概花费33万,术后抗排异药物第一年要花费6万左右,虽然这个钱程先生能拿得出,但需要变卖很多东西,程先生并不愿意为此冒险。
2024年7月初,程先生复查肿标时发现异常凝血酶原飙升,做增强核磁检查却无异常,随后前往上海做进一步检查,做了包括超声、胸脑 CT、PET-CT在内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主治医生建议继续观察。观察到现在,程先生暂时没有什么异常。
另外,程先生手术切除加上后续介入和靶向药的费用,经医保报销后大概在25万左右。消融一次的费用,不同医院是不一样的,四川那边消融报销后是8000多,上海是3000多,程先生是成都职工医保。
以上便是程先生完整的治疗过程,治疗期间程先生走了不少弯路,也结识了许多热心的病友。程先生表示,若有人也面临治疗选择,可将他的经历作为参考,但他只是一名病人,并非医生,该怎么治疗终归还要自己做决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