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消息,《国家药品目录》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70个新增、27个续约药品共计97个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60.7%、26.4%。哪些新药“入围”?


  “入围”新药名单出炉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6大亮点


  2020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共有2709个药品(含谈判药品)和892个中药饮片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与2017年版相比,新版《国家药品目录》调入的药品达218个,同时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


  相关专家认为,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有6大亮点:


  优先解决重点民生保障问题


  目录调整新增药品优先考虑了国家基本药品、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和急(抢)救用药等临床亟需、救命救急的药品。


  调出机制更成熟有效


  调出的药品品种则更多从临床和医保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为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腾出了空间。


  谈判药品品种更广,价格更低


  97个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60.7%、26.4%。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取消地方调整权限


  这次《国家药品目录》明确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要求在3年内逐步消化。


  支付限定更精确更严格


  按照合理用药、科学管理、防范风险、具有可操作性等原则,《国家药品目录》对部分药品限定了支付范围,主要涉及抗生素、营养制剂、中药注射剂等类别的药品。当然,支付限定不是对药品法定说明书的修改,只是规定了哪些情况下参保人使用药品的费用医保可以支付,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中药饮片“准入法”管理


  此次调整共纳入中药饮片892个,中药饮片由“排除法”改为“准入法”管理,使饮片保障范围更加明确、精准,使纳入支付范围的饮片都符合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


  资料/市医疗保障局、中国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