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是每个参保人的“救命稻草”,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我能报销多少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不简单,主要因为医保的报销比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不同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异大得让人眼花缭乱。


你的医保报销比例,得先看你属于哪类人员

  报销比例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你是哪类参保人。以上海为例,2024年城镇职工的报销比例就分得很细:


  门急诊报销比例:


  一级医院:80%


  二级医院:75%


  三级医院:70%


  住院报销比例: 在职职工住院起付线为1500元,报销比例为85%。


  不同的人群报销比例会有不同,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通常较高,且无需缴纳个人医保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可能还有二次报销,医保之外还能报销80%-90%。因此,了解自己属于哪类人员、所在城市的具体政策非常重要。


政策报销比例≠你实际得到的报销

  报销比例看起来可能很诱人,但真正报销的金额还是要看能不能覆盖你实际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的费用分为“可报销”和“不可报销”两部分。可报销的费用是在医保目录中的药品、诊疗项目等,不可报销的则是医保目录外的自费部分。


  举个例子,小明在三级医院住院,花费了10万元,其中有5万元属于甲类费用,4万元属于乙类费用(自付10%),剩下的1万元属于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费用。如果医保报销比例为90%,起付线是800元,那实际能报销的费用计算过程如下:


  医保可报销的费用 = (50000 + 40000 * (1-10%) - 800)* 90% = 76680元


  医保不能报销的费用 = 100000 - 76680 = 23320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报销比例看似高,但由于有起付线、医保目录外的费用等因素,实际报销的金额比想象中的要少。


你能报销的部分之外,其他该怎么办?

  对于不能被医保覆盖的部分,很多城市或单位提供了额外的补充保险。比如一些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除了医保报销外,还有单位的医疗补助进行二次报销。而其他的朋友可以选择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作为医保之外的补充保障。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人,购买补充医疗险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既能降低自己承担的医疗费用,也能增强医疗保障。


  比如我就为我的父亲(退休职工)购买了百万医疗险。因为父亲快满70岁,正是投保的最后机会,能为他提供更多保障,也让我更放心。


如何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虽然医保的基本报销比例是固定的,但如果你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保障,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购买商业保险:如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等,可以有效弥补医保报销之外的费用。


  利用二次报销:一些单位和组织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或医疗补助,可以为报销提供二次支持。


  关注政策变化: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尤其是在城乡居民医保、特定人员群体的待遇上,随时关注政策动向能帮助你及时把握新的机会。


  在医保报销上,任何一分钱的节省都能让你的医疗负担减轻许多。了解自己的报销比例,掌握实际报销的计算方法,可以让你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了解如何通过补充保险等手段弥补不足,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能得到全方位保障。你是否为自己或者家人购买了额外的医疗保障?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