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3月7日)


  2018年6月给妈妈在支付宝上买了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保证续保)。


  2019年8月肺部磨玻璃结节8mm,术后确诊“左上肺微浸润腺癌”,社保报销后花费19878.87元,申请理赔后被拒赔,申诉,又经过多次沟通,最后全额赔付。


  今年1月常规复查,发现癌胚抗原升高,住院检查,总费用12840.98元,社保报销9511.14元,自己支付3329.84元,很顺利地全额报销。


  1、


  先说说第一次的理赔吧,说说为什么一开始「拒赔」,后来怎么争取到了「全额理赔」。


  2019年初,妈妈查出肺部磨玻璃结节,左右两肺多发,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决定住院做手术。


  同年7月29日住院,我特地去跟医生说,我给妈妈买了保险,只管专心治疗,什么药好 就用什么药。提前给妈妈买了保险,不用担心治疗费用,不用在贵的便宜的之间做选择,这对当时着急焦虑的我来说,是唯一的安慰了。


  8月1日“胸腔镜下左上肺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左上肺微浸润性腺癌”,手术很顺利,8月7日出院。


  总费用5万多,社保报销后自己支付1万9千多元。


  因为这份医疗险保障 住院、住院前7天后30天的门急诊,所以我等到出院后一个月,开始着手理赔。按照支付宝的引导将该提交的资料提交(这部分下章再写,本章侧重「拒赔」到「全额赔」)。


  总之医院给的所有单据都收好,我第一次理赔没有经验,资料不全,被要求去医院补了一份资料,重新提交。


  但补交后,保险公司下的理赔结论——拒赔。


  向下滑动查看


  拒赔理由是——被保人在2014年被诊断为2糖尿病,不符合健康告知,跟我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下了结论——退回保费,终止合同,拒赔。


  看到这个结论的我是一脸懵的,因为我(当时)虽然不是保险从业者,是自己网上买的保险,但我研究了很久的保险知识,也看了很多理赔实录,知道健康告知的重要性,我清楚地记得买这份保险之前,一再跟妈妈核对过健康告知的每一条,糖尿病是绝不可能有的。


  稳妥起见,我打电话给妈妈核实,得到妈妈肯定没有糖尿病的答复。我也同时翻出保险合同,再次确认健康告知的内容。


  我将其中问到的问题再三跟妈妈确认,知道我完全遵守了健康告知,这才放下心,接下来就是跟保险公司的沟通。


  2、


  保险公司给我发来了证据。


  拍摄的一张不怎么清晰的照片,但能看清照片上记录着2010年9月到2018年9月的门诊信息,其中2014年10月9日,门诊诊断:2型糖尿病不伴有并发症。


  看到这个照片真的崩溃,因为这一条记录的前后所有记录,都是妈妈确实去医院的真实记录,这不是假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条“糖尿病”的记录,匪夷所思。


  申诉之路并不容易,由于我不是通过任何经纪人或代理人购买的保险,只能自己处理,10月29日拒保之后,一直是我单方面联系保险公司,打官方客服电话,按1转接再转接,找不到一个能直接对接我的人负责。直到11月7日我忍无可忍投诉之后,才有一个专门的理赔人员来加我微信对接我。


  经过多轮沟通,几套方案…… 最终选择了最方便的——自证清白。由于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无法治愈,让妈妈重新测了一次空腹血糖,数值正常,证明此刻没有问题,反证了投保时符合健康告知。


  从10月9号补充完整资料,10月29日拒赔,11月7日联系到理赔专员,到11月27日,终于理赔到账,由于是癌症,没有1万免赔额,个人支付的19878.87元,全额报销,同时把原合同复效,继续保障下去……


  3、


  回顾那一次的理赔,真的非常憋屈,我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个体,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


  我相信对方公司没有刻意拒赔,他们是真的查到了我违反健康告知,他们按照条款拒赔并终止合同,事后也按照流程与我沟通对接。


  但当时的我处于弱势,一个人面对一家公司,我期待平等快速沟通,往解决问题的方向走,但对方需要层层汇报,往流程制度方向走。我很愤怒,但我知道与我沟通的这个人没有错,他只是照章办事的员工,所以我也不能向他发火。那种委屈和无能为力如此真实,不能发出的愤怒,让自己几次把自己气哭。


  这件事当然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过直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个“糖尿病”的记录。后来我想起会不会是医保卡外借,但妈妈也回答我没有,而且我们家没有任何亲戚是糖尿病,就算外借,借给谁也不可能留有糖尿病记录,注定是个悬案了。


  4、


  这次理赔也给我一些教训。


  第一,健康告知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投保时一条条看,如实回答,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以为不会查,以为查不到,以为只能查住院不能查门诊,这些“以为”是我以前听很多人说过的,但我这次理赔充分说明了问题,保险公司调查了,查到了至少10年前的资料,并且都是门诊记录。


  第二,不要医保卡外借。保险公司调查的是被保人这个身份的就医记录,医保卡一旦外借,发生的就医记录就是自己的,而且现在医保卡外借已经明令禁止,属于违法行为,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引起纠纷,恐怕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找个专业的人处理自己的保险吧。现在越来越多互联网保险产品,很多人自己看着不错就买了,买完后有些人不知道到底买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能理赔。即使这些都清楚,比如我,我自学成了半个保险人之后才买的保险,但遇到纠纷的时候,那种孤立和无能为力的感觉非常强烈。这次的纠纷也幸亏是“糖尿病”这种可以自证清白的记录,如果是其他的疾病,真的不知道一个渺小无助的我,还能不能搞定这次理赔。


  这里不得不为自己打个广告,一直对保险感兴趣,自学了保险买了保险,经历了这次理赔之后,在去年加入了保险行业,进入「明亚保险经纪公司」,作为第三方经纪公司,作为国内保险经纪界的标杆和头部公司,以后如果再遇到理赔纠纷,就不是我这个单纯的小小的个人去面对另外一家庞大的保险公司了,而是由「明亚」这家公司去面对。


  而且进入公司后学到了更多的保险知识,过年时候我特地去看了当时的材料,其实在住院的那些单据里,有一张测了血糖,那张报告早就充分说明了我妈妈没有糖尿病,可是当时的我不懂这些专业知识。


  5、


  第一次不顺利的理赔花了这么多篇幅去讲,那接下来简单说下最近这次特别顺利的理赔吧。


  去年底复查发现癌胚抗原升高,担心是癌症复发,医生立刻安排了住院。


  今年1月4日住院、1月9日出院,进行了全身检查,还顺便做了个肠息肉切除,总费用12840.98元,社保报销9511.14元,个人支付3329.84元。


  有了第一次的理赔经验,再加上自己已经是专业的保险经纪人,这次理赔非常有把握,资料也一次上传搞定。


  支付宝上理赔申请的界面越做越好了,比我第一次申请理赔时候好得多。


  因为是我给妈妈投保,投保人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个人,所有需要两个人的身份证。


  不是被保人本人申请理赔,所有需要一份委托书(支付宝上有现场的电子版打开签名即可,如果其他保险理赔,手写一份委托书)。


  剩下的常规必要的材料,银行卡,出院小结,发票,住院期间的费用清单。病理报告、CT报告等,医院给的资料全部整理好,上传。


  2月16日(正月初五)提交,2月22日(正月十一),隔天理赔款就到账了,6个工作日完成。其实很多保险的理赔时效就是这么快,只是我的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大乌龙。


  理赔清单在支付宝上也能够查到。


  6、


  第二次的理赔太顺利,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再说说医疗险吧,从业以来,发现很多人会问重疾险,对于医疗险 却觉得可有可无,我经历了妈妈的两次住院,有了切身的体会,医疗险太重要了。它不止是能赔到钱这么简单的问题,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医疗险的本质是社保的补充,报销医保不负责的那部分。妈妈第一次住院的时候,我告诉她,“医生说的治疗方法,选最好的,医生给的药品选择,选最好的,不要担心,我给你买的保险全都能报。”但是半信半疑的她,选择止痛药的时候,还是选择了价格稍微便宜些的国产药,这是我事后知道的。


  面对“花钱”这件事,妈妈这一辈总是很节约,即使我叮嘱又叮嘱,她还是省了一笔。直到第一次的费用全部报销,钱到账了,她才相信,“哦,真的可以全部报销”,所以第二次住院的时候,妈妈坦然多了,主动跟医生说,“我有保险,要做些什么检查?我全做。”


  医疗险是一年期保险,所以续保尤其重要,也就是如果理赔过,第二年是否可以直接买,不用“健康告知”,这是选择一款医疗险最重要的指标。


  2018年给妈妈买医疗险的时候,市面上最长保证续保的是支付宝上这款人保的好医保,保证续保6年,所以即使2019年妈妈患了癌症,仍然能够继续买下去,她的第一个保证续保周期是2018年6月-2024年6月,至于2024年6月之后这款产品能不能继续买了…… 至少条款上不能100%保证。


  现在已经2021年,截止到今天3月7日,市面上能够保证续保时间最长的医疗险是保证20年续保,写进条款中,白纸黑字的那种。


  现在已经有了保证终身续保的防癌医疗险,我希望保证终身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也能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