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保对象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面向农村居民以及没有参加职工医保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 职工医保:适用于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单位的职工。

      二、缴费方式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一般按年度缴费,一年一缴。缴费标准相对较低,但每年可能会根据政策有所调整。个人缴费通常占较大比例,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家庭为单位参保,通常由村民委员会等组织集中收缴或个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自行缴费。
  • 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缴费金额与职工工资水平相关,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缴费金额也相对较高。通常是按月缴费。

      三、缴费金额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缴费金额相对较少。例如,在一些地区可能每人每年几百元。
  • 职工医保:整体缴费金额较高。因为其缴费基数通常是职工的工资收入,一般每月个人和单位缴纳的费用合计可能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具体金额因地区和工资水平而异。

      四、报销比例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相对较低。门诊报销比例通常在 50% 左右,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有所差异,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如村卫生室、镇卫生院等,而在二级、三级医院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住院报销比例一般在 50% - 70% 之间,同样,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较高,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报销比例逐渐降低。
  • 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高。门诊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费用类型有所不同,一般能达到 70% 以上。住院报销比例通常在 70% - 90% 左右,且起付线相对较低,报销上限也较高。

      五、报销范围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相对较窄。药品目录主要涵盖基本药物和一些常用药品,一些高价药品和特殊治疗项目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医疗服务项目的报销也有一定限制,例如一些高端检查项目、特殊治疗手段可能无法报销。
  • 职工医保:报销范围相对较广。药品目录包含更多种类的药品,包括一些高价特效药品。对医疗服务项目的报销也更为全面,涵盖了更多的检查、治疗和手术项目。

      六、医保账户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一般没有个人账户。参保人缴纳的费用主要用于统筹基金,用于报销参保人在医疗过程中的费用。
  • 职工医保:通常设有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账户。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和用人单位缴纳的一定比例的费用会划入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药店购药等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账户:用于支付住院费用、大病医疗等符合报销条件的医疗费用。

      七、保障水平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缴费金额少、报销比例和范围有限,在面对重大疾病或高额医疗费用时,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患者的医疗支出。
  • 职工医保:保障水平相对较高。报销比例高、范围广,且有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日常门诊和购药,对于重大疾病的保障能力也相对较强。

      八、累计年限不同


  • 农村合作医疗:不存在累计缴费年限的概念。每年需要按时缴费才能享受当年的医保待遇,如果某一年未缴费,则当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
  • 职工医保:一般有累计缴费年限的要求。在达到一定的累计缴费年限后(不同地区要求不同,一般为男性 25 - 30 年、女性 20 - 25 年),退休后可以不再缴纳医保费用,继续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