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小柒


  在中国,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钱包”,每月都有几百、几千块的收入。


  但现在,有人提议,把这个钱包拿走,想征求下你的意见,问你是啥看法?


  这个钱包,就是住房公积金,关于是否取消公积金,最近又一次引起了大众的激烈讨论。


  这个话题不算新,早在今年2月份就有经济学家表示:为了应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为了帮中小企业减免税负,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而随着“两会”将至,不少人大代表也纷纷表示,打算在两会上呼吁取消公积金制度。


  公积金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这一次,公积金制度真的要取消了吗?公积金究竟动了谁的奶酪,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消灭它。


  对于老百姓来说,公积金最大的用途就是买房,能享受3.25%的贷款,而商业贷款利率则高达4.9%。


  说一个数字更直观,同样贷款80万元,期限30年。


  按照等额本息计算得出:商业贷款需要还73万利息,公积金贷款则需要还45万,也就是说,使用公积金能帮你省下28万,相当于省下了一辆便宜点的大奔驰。


  除此之外,公积金还可以用于租房、老房改造、低保家庭提取、重大疾病支付报销等等。


  拿小柒所在的上海为例,每个月最高可以提取2000元来支付房租,再加上公司的补助,租房基本不花钱了。


  这样看,公积金挺香的呀。


  公积金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


  当时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仅有7-8平方米,住得非常拥挤,整个中国还在实行公房分配制度。


  当时的矛盾是要建造更多的房屋,但是国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建造,由此才考虑设立公积金的政策,通过个人出一些、企业出一些、国家出一些,集资来建房子。


  以此来帮助穷人,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1990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朱镕基率团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考察引进公积金制度。


  在1991年2月份,上海开始正式作为试点,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随后推至全国。


  发展到现在,中国的房地产系统已经基本建立,商业贷款渐成主流,老百姓买房贷款,主要是以商贷为主,公积金贷款占比逐年下降。


  截至2018年底,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98万亿元,在整个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不足20%。


  与此同时,公积金贷款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就是分配不均衡,大部分的油水,都进了国企、事业单位的腰包。


  根据2018年《公积金报告》来看,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为14436.1万人,占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33.2%。


  说直白点,有公积金的劳动者很少,只有三分之一。


  在缴纳公积金职工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4452.39万人,占比30.84%;国企职工2928.23万人,占比20.28%;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职工4449.85万人,占比30.82%。


  而在三分之一的缴纳人群中,民营企业职工又更少,又不到三分之一。


  这说明,89%的公积金福利,其实是国企、事业单位在享受。


  而且,在实际缴纳中,私营企业和国企事业单位,即便是同样的月薪,人家也比你缴纳的多得多。


  比如,同样是拿1万元月薪,公积金缴纳比例在5%-12%之间,在私营企业,企业主可以把你的收入拆分为5000底线+5000绩效,这样在按照5%的最低标准缴纳公积金,每月只缴250元。


  但是国企就不一样,不差钱,会按照12%的比例足额交,一个月缴纳1200元,算一算,每月人家都比你多缴近1000元。


  而且,因为公积金是全额免税,甚至有很多体制内单位,给员工交补充公积金。


  合计最高可达公积金缴费基数的34%。


  也就是,对于一些国企事业单位,每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都是通过公积金来发放的。


  这笔钱不容易支取,闲着也是闲着,很大一部分又通过买房、炒房流入了房地产,进一步拉动了房价上涨。


  第二个弊端,随着房价越涨越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也越来越鸡肋。


  以上海为例,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夫妻二人以家庭为单位,最高可以借款100万元,


  而面对动辄几百、上千万一套的房子,最高限额只有几十万的公积金贷款完全不够,除非是房价比较低的中小城市,一般大城市买房都得另外搭配商贷才能拿下。


  公积金贷款额度,和你单位的缴纳额度挂钩。


  对大部分私营企业员工来说,一个月只缴纳几百块,贷50万就甭想了,最多只能贷出十几、二十几万,完全是鸡肋中的鸡肋。


  而且公积金不支持异地贷款。


  换句话说,即便小柒在上海缴了10年的公积金,想回老家买一套房子,也是不行的。


  历经了19年的变革,公积金制度就像一个陈旧的老爷车一样,越来越难以追赶上中国房地产的腾飞发展,公积金制度急需换血大改革。


  目前,也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用企业年金来替代公积金。


  这个观点,小柒是支持的。


  将公积金转换成随时可支取的企业年金、让它的用途更多样化,存起来养老或者取出来消费,也给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更多的选择。


  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实打实的福利。


  但也有问题,就是如何去约束企业。


  一些企业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就连写进法律的经营税,都有一些企业敢少缴漏缴的,如果真实施企业年金,企业岂不是更有恃无恐了,不给咱们交咋办?!


  公积金再怎么不济,也是国家强制缴纳,受到法律的约束,从法律强制性上要比年金强。


  不能用老百姓们的集体利益,去考验资本家们的良心,特别是在制度没有健全之前。


  未来,改良公积金制度,这是大势所趋。


  但现阶段,还是要深思熟虑,慎重下手。


  最后,在如此反人性的市场,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的钱包,不让财富缩水呢?


  加入女侠投资圈子!你可以获得:


  1, 女侠的独家观点抢先知道


  2, 初阶到高阶,股市+楼市+宏观+保险+资产配置,干货,精品一个不拉!


  3, 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在圈子里,民间高手等你去发现


  4, 还有每月的打卡训练营,一起坚持打卡学习21天,价值299元的股市研报——《火星研报》的大礼包就归你啦!


  一年的服务,全年360天无休为你的财富做护盾!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