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新政策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2月18日


  齐齐哈尔市医疗保障局


  给出详细解读


  ↓↓↓


  变化一:门诊待遇政策有了变化


  现在,在市域内定点医院门诊就医的费用可以报销了,怎么报销呢?


  起付标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起付标准为400元(年度累计);


  报销比例:在市域内,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7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60%,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50%;


  倾斜政策:退休职工的支付比例分别高于在职职工5个百分点;


  年度报销限额:年度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为2000元;


  普通门诊费用算法:普通门诊费用支付额度=(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费用-起付标准)×相应级别医疗机构支付比例。


  变化二:个人账户计入方式有了变化


  目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是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按比例划入两部分组成。新政策执行后,个人账户的计入仅有个人缴费部分,单位缴费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用于解决职工门诊共济保障待遇。


  具体变化为,在职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账户按照个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计入,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医保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月定额划入,暂按2021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划入(目前每月为55元),待2022年基本养老金标准公布后再统一调整划入额度。


  变化三: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有了变化


  现在个人账户不仅可以用来支付医保“三项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还可以用来支付医保“三项目录”范围外的医疗费用。


  具体说,就是个人账户,包括家庭共济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共济人员(不含异地就医)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同时个人账户还可以为职工本人缴纳大额医疗补助费用、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缴费等,为配偶、父母、子女等支付城乡居民医保、龙江惠民保的个人缴费。


  答疑解惑 实例说明


  ↓↓↓


  第一个疑惑:对已退休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计入减少了,是不是待遇降低了?


  其实,待遇并没有降低。


  原因有三点:改革后您的个人账户现有的金额不变;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结构更加优化,保障能力更强;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水平提高了。


  所以,从当期看,新计入个人账户是减少了,但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提升了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退休的老年人受益更多,相当于从医保统筹基金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钱为参保职工增加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例如:参保人李某,退休人员,67岁,年养老金收入3.6万元,改革前个人账户每年划入900元。患有脑梗,在某二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门诊统筹可报销费用3400元,如按照门诊统筹政策报销规定,扣除400元的起付线,按二级医院65%的报销比例,即可报销(3400-400)元×65%=1950元。虽然李某改革后(每月划入55元)年个人账户少划入240元,但其享受待遇多1710元。


  第二个疑惑:我市原来的门诊特检特治项目还能报销吗?应该怎么报销?


  新政策实际是将我市原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政策和原职工医保门诊特检特治项目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将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如政策实施前,我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在门诊仅有部分检查和治疗项目可以按比例报销(如CT、彩超、核磁、体外碎石等),而新政实施后,普通门诊可报销范围扩大到全部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合规医疗费用,如原来不能报销的门诊用药、门诊口腔治疗、门诊生化检验等项目都进入了报销范围。


  例如:参保人小王,在职职工,在我市某二级医院门诊就医,做了血常规、心电图等甲类检查,并购买了阿司匹林等医保目录内的甲类药品,共花费3500元。新政策实施以前,这些费用只能用现金或者医保卡余额支付;现在,由于建立了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按照门诊统筹政策报销规定,扣除400元的起付线,剩下的3100元按二级医院60%比例报销,也就是小王这次只需自己花费1640元,比起以前多报销了1860元。【3500-(3500-400)×60%=1640】


  如有疑问


  请拨打12393医保热线咨询


  相关部门会积极做好


  政策宣传与解释


  -END-


  看齐记者 | 宋喜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看齐编辑|冯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