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碰上了件烦心事。入职新公司时,人事递给他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说签了能多拿点工资,以后要是有啥问题公司也会担着。初入职场的小李想着能多些收入,没多想就签了。可后来听朋友说,社保关乎养老、医疗等重要权益,他这才慌了神,开始琢磨这协议到底有没有效。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既然签了协议,那就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约定,应该有法律效力。可实际上,社保缴纳可不是简单的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事,它背后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就意味着,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能通过一纸协议免除。


  就像小李的情况,即便他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一旦出了问题,比如生病住院需要大额医疗费用,公司并不能因为这份协议就免责。小李完全有权要求公司补缴社保,要是公司拒绝,他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是站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边的,这种试图规避法律责任的协议,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


  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社保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它是我们退休后的经济来源,是生病时的救命稻草,是失业时的缓冲垫。千万别为了眼前一点利益,放弃了这份长远的保障。遇到让签自愿放弃社保协议的情况,一定要坚决说“不”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