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8项网办指标全部达标 群众办事少跑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报道 12月12日,由广州市新闻办举行的2019年第23场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目前网办指标已全部达到“数字政府”建设要求。中心有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数28项(无行政许可事项),可网办事项数为28项,目前可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单点登录率已达100%,办事不用跑已达50%,可移动或自助率为42.86%(超过30%的标准)。
精简办理要件和流程
1.以新系统上线、新政策施行为契机,进一步简化业务材料、优化业务流程。一是优化缴存证明、多比例年度审批业务,实现受审分离、就近办理。二是将委托扣款业务由签订三方协议变更为两方协议,缴存单位办理委托扣款业务的,只需在任一业务网点签订协议一次办结。三是委托直系亲属办理提取业务不再需要提供委托公证书;因同一房屋不同人再次办理该套房屋提取时,无需提供共同房屋材料。
2.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效率,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自2019年8月31日起,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流程进行调整:购买广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内一手房(含一手期房、一手现房)申请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的职工,可以在银行网点或广州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业务网点提交贷款申请;贷款资格审批通过后,由业务受理网点负责借款合同的面签工作。另外,中心计划增加贷款业务办理渠道,拟在网上业务大厅、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增加贷款申请录入、进度查询等功能。职工线上提交贷款申请,审批通过后,职工携带申请资料原件到贷款承办机构网点办理贷款合同面签,减少借款人到窗口提交材料验证环节和网点审批环节,将实现办理贷款只跑一次的目的,大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无需再提供个人房产情况证明。
推进数据共享互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手机平台和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打通共享堵点,疏通群众痛点,实现与公安、民政、房地产档案馆等部门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办理由“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转变。
归集方面,与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配合,共同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将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就业参保、住房公积金单位开户等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个环节办理,形成多部门涉企数据实时共享交互机制,实现全流程“统一身份认证、一表标准填报、一次提交申请、数据同步采集,后台并联审批、结果实时反馈”服务模式。企业办理商事登记时可直接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压缩企业办理业务的时间,避免企业重复提交资料。
贷款方面,实现与公安、民政、房地产档案馆、社保、清远公积金中心、清算平台等外单位实现户籍信息、婚姻信息、房屋套数、房产信息、抵押信息、社保、清远缴存信息、还款账号注册等数据共享需求,简化了贷款申请材料,减少了贷款录入和扫描内容,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和贷款审批时间,提高贷款放款速度。
全面升级线上线下服务
1.打造公积金线上服务“升级版”。完成新一代住房公积金核心系统上线,优化、拓展网上业务大厅、微信、手机APP服务功能,推行业务网上或微信预约办理,实现7×24小时网上业务办理,推动大部分业务向线上转移,着力提高“零跑腿”办理业务比重。强化热线话务员业务技能培训,加大重点难点案例分析,进一步提高“一网一线一微”服务质量。
2.规范优化线下服务。推行贷款业务“一站式”服务,实现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公积金贷款与房产交易、抵押业务一个窗口一步到位,优化“一窗办”;缴存证明、多比例年度审批业务等下放至区中心经办网点,多项业务简化为“一地办结”,做到“就近办”;主动深入企业和在售楼盘现场为职工提供业务办理咨询,强化“上门办”;及时更新中心网站办事指南、服务热线知识库,实现统一管理、动态更新,细化“规范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