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辈前几日观瞧,曾任 “达赖流亡政府”要职的安曲活佛谢绝为达赖贺寿,回到四川阿坝老家定居一事,颇为感慨。安曲活佛见到家乡亲人的一句,“披了几十年的‘难民皮’,今天才算是真正的中国公民”,让鼠辈不禁想问,到底还有多少披着“难民皮”的海外藏胞?面对“达赖集团”的日薄西山,这些藏胞中到底还有多少顽固分子能死扛到底?


  图1 达赖到访,佛教其他宗派的教徒会打着“达赖喇嘛,停止谎言”的横幅抗议


  1959年,达赖集团发动叛变失败后仓皇出逃。当年随其叛乱出逃的“号称”十万藏人,但路上“死、走、逃、亡”,剩下不到4万人。据“达赖集团”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境外藏胞总数为 13.6万人。但绝大多数藏胞持“难民”身份,居无定所、流动性大,“流亡政府”承认,以上数据并不准确,他们也没有能力统计出准确数值。据中国官方通过各方渠道初步估算,境外藏胞数约19万人。下面鼠辈帮您分析下,这19万人的组成成分——您一看便明白,到底还能剩几个跟着“达赖集团”真刀真枪的挑衅中国政府。


  印度、尼泊尔与中国西藏毗邻,达赖老巢又在印度达兰萨拉,因此境外藏胞中的73%都生活在这两个国家。印度约11万人,共有35个定居点和聚居区;尼泊尔约3万人,共10个定居点。此外,不丹还有2000多人。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的藏胞,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普遍较差:20%的人靠难民救济生活在当地贫困线以下;70%的人靠手工业、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小买卖”维持温饱;10%的人依附于“流亡政府”,靠搞“分裂”活动摆脱“难民”身份从而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


  其余27%的境外藏胞生活在欧美国家。这些藏胞大多数是藏二代、藏三代。当年达赖叛逃后,他为了延续 “藏独”血脉,便与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大商人勾结,假造“藏族孤儿”的名义,让欧美家庭收养这些藏族儿童。他们本计划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可以参与“藏独”等反华运动。但事与愿违,这些被欧美国家收养的孩子长大后,90%都不会说藏语,更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参与所谓的“西藏独立”运动。


  图2 1963年7月,“藏族孤儿”抵达瑞士苏黎世机场,准备被领养。(网络资料图)


  图3中国西藏网Facebook好友,就读于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的藏族学生Tenzin Metok在与好友聚会上留影


  鼠辈曾与生活在欧洲聚居点的藏人有所接触,也曾多次目睹 “藏独”活动。实际上,所谓“藏独分子”大部分是“受雇”于人。每逢中国领导人到访,当地“藏独头目”便会纠集二三十人,在中国代表团驻地或大使馆等地滋事。由于所在国安保措施较严密,这些人根本无法靠近代表团。这种活动,一般是“单次雇佣”关系,所谓“激进分子”也不过是走个“摇旗呐喊、拔旗走人”的过场。在欧洲,这个“过场价钱”大约每小时6-8欧(约合42-56元人民币),超过3小时后也许能混一顿饭吃。看出来了吧,差不多就是个“群演”待遇。


  从藏胞年龄上分析,许多一代藏胞虽然从个人情感上仍受达赖集团影响,但因忙于生计,并不热衷参与“藏独”活动;二、三代藏胞无论是在印度、尼泊尔等国还是在欧美国家,因其长期接受现代价值观、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少有对“达赖集团”的认同感。很多境外青年藏人和国内的90后、00后一样,追求个人生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对于境外藏族青少年也越来越强。总言之,鼠辈认为,就算“达赖集团”再起妖风,能跟着他们舞刀弄剑的人,怕是也寥寥无几。(文/豆饼 鼠辈 图/网络资料图)


   图4.境外藏族青年通过中国西藏网Facebook为十一世班禅佛事活动点赞


  图5.境外青年藏人和国内的90后、00后一样,追求个人生活,鲜有政治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