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全长22.13公里,驾车仅需20分钟即可穿越天山。


  项目概况


  天山胜利隧道是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是国内在建高速公路中典型的特长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


  项目详情


  ● 施工方案 首创“三洞+四竖井”施工法,服务隧道采用TBM硬岩掘进机施工,为左右双主洞开辟辅助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有效节约施工工期。


  ● 施工过程 在左右两个主洞之间增加一个中导洞,中交集团自主研制、为隧道量身打造的TBM(硬岩掘进机)担当“开路先锋”,为左右洞开出更多作业面,相当于把主洞“切割”成多段同时作业,实现“长隧短打”。


  ● 施工成果 建设过程中,承建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成员攻坚克难,确保TBM成功穿越多个不良地质段,先后攻克3.3km长距离反坡排水等多项“卡脖子”难题,创造了单日最大进尺33.16m和单月最高进尺500.2m的施工纪录。


  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历时52个月。


  项目背景


  天山胜利隧道是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是国内在建高速公路中典型的特长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


  项目详情


  ● 施工方案 首创“三洞+四竖井”施工法,服务隧道采用TBM硬岩掘进机施工,为左右双主洞开辟辅助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有效节约施工工期。


  ● 施工过程 在左右两个主洞之间增加一个中导洞,中交集团自主研制、为隧道量身打造的TBM(硬岩掘进机)担当“开路先锋”,为左右洞开出更多作业面,相当于把主洞“切割”成多段同时作业,实现“长隧短打”。


  ● 施工成果 建设过程中,承建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成员攻坚克难,确保TBM成功穿越多个不良地质段,先后攻克3.3km长距离反坡排水等多项“卡脖子”难题,创造了单日最大进尺33.16m和单月最高进尺500.2m的施工纪录。


  天山胜利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多种困难,包括复杂的地质条件、众多地质断裂带、涌水、塌方等。


  困难概述


  ● 施工难点多 天山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天山胜利隧道穿越16处区域性深大断裂及次生断裂带,施工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所在地年平均气温零下5.4摄氏度。


  ● “四高”难题 “四高”为高压涌水、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环境等级。以高地应力举例,隧道施工段最大地应力值将近22兆帕,相当于一块手指盖大小的岩石就要承受200多公斤的重量,是一般岩石承载力的50倍以上。


  ● 穿越断裂带 整个隧道要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其中12个在进口端,岩层复杂、地质脆弱,同时隧道施工段处于高地应力环境,最大地应力值将近22兆帕。


  ● F6博阿断裂带 隧道进口端掘进至1900米处时,项目遭遇了全线最大断层F6博阿断裂带,影响宽度达440米,岩体破碎且富含水体,施工难度极大。


  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对当地交通会带来多方面的重要改变:


  ● 显著提高通行效率:以前从乌鲁木齐驾车到尉犁约需7小时,隧道建成后,时间缩短至仅3小时。而翻越天山,从过去的3小时缩短到20分钟,大幅降低了时间成本,让人员往来更为便捷。


  ● 促进物流发展:使得南疆的瓜果等农牧产品可以更快送往北疆,北疆的资源也能更迅速地供应南疆,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


  ● 加强经济联系:连接了南北疆不同的经济区间,促进资源、技术、信息和人力的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南北疆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为新疆整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推动旅游发展:天山地区的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更多游客能够更轻松地领略天山美景。


  ● 助力“一带一路”:该隧道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其贯通增强了这一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意义。


  天山胜利隧道是 G0711 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它的全线贯通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性项目,极大提升了整个新疆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对新疆的交通格局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