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成孤儿的90后女子格西王姆,为61位老人当妈妈,事迹看哭全网
**6岁成孤儿的90后女子格西王姆,为61位老人当妈妈,事迹看哭全网!为什么养老院的人很孤独很少有人去看望**
“阿妈啦,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一家养老院,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女子一边询问着,一边熟练地给老人穿好衣服、梳好头发,然后把老人搀扶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晒太阳。
这个女子名叫格西王姆,1991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是一名90后藏族姑娘。2018年,她放弃在成都的工作,回到家乡石渠县,自筹资金创办了一家养老院,专门收养孤寡老人。4年多来,她先后收养了61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成为他们的“女儿”。
2023年3月,格西王姆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全网关注,人们纷纷为这个善良的藏族姑娘点赞。
那么,格西王姆为什么要创办养老院收养孤寡老人?在她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1991年,格西王姆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扎多镇的一个牧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6人,她排行老五。
在格西王姆6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家人顿时陷入困境。为了生活,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孩子改嫁到德格县一个牧民家庭。然而,继父对孩子们并不好,尤其是对她这个“外来”的女儿。
懂事的格西王姆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是个多余的人,为了不让母亲为难,她主动提出回到石渠县扎多镇,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靠着一针一线为人缝制藏装补贴家用,格西王姆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帮着奶奶做家务、放牛放羊。尽管生活艰辛,但乐观的奶奶从不抱怨,总是教育她要坚强、勇敢、善良。
在奶奶的呵护下,格西王姆一天天长大。然而,在她13岁那年,奶奶也因病去世了。从此,她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好在村里的乡亲们都很善良,谁家有好吃的都会给格西王姆送一点。为了生计,她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开始四处打零工,帮别人放牛放羊,以此维持生计。
2010年,格西王姆来到康定市一家饭店打工。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位来自理塘县的汉族大哥。大哥了解到她的身世后,很同情她的遭遇,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很多照顾,还鼓励她继续学习,提升学历。
在大哥的帮助下,格西王姆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两年后考取了阿坝师范学院。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成都市双流区一家幼儿园当了一名老师。
在成都工作期间,格西王姆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工资寄给远在家乡的二姐,让她帮忙转交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在格西王姆的心里,始终装着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乡亲们。
2017年,格西王姆回石渠县探亲。当她走进村里几位孤寡老人的家时,眼前的情景让她心酸不已:一位老人躺在冰冷的炕上,屋里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位老人的房子四处漏风,灶台上冷锅冷灶……
这些老人没有儿女,也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非常艰难。格西王姆给老人们买了吃的喝的,又帮他们收拾了屋子,临走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些老人过上好日子。
回到成都后,格西王姆辞去了工作,她决定回到家乡创办养老院,专门收养这些孤寡老人。
格西王姆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在成都当老师,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工作环境又好,何必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呢?可无论家人怎么劝说,格西王姆心意已决。
2018年3月,格西王姆回到石渠县扎多镇,开始着手创办养老院。没有场地,她就把自家的一间房子腾出来,简单装修后作为养老院的宿舍和食堂;没有资金,她就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们借了一些。
养老院创办之初,只有4位孤寡老人。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格西王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然后给老人们做饭。
由于老人们年龄大、身体不好,格西王姆每天都耐心地照顾他们。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她就给老人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换洗衣服。
养老院创办一段时间后,格西王姆发现,有些老人因为长期无人陪伴,精神状况不太好。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她一有空就陪老人们聊天、唱歌、跳舞,给他们讲故事,逗他们开心。
格西王姆学过幼儿教育,她还想尽办法,组织老人们做一些益智游戏,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还教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和远在外地的亲人视频通话。
在格西王姆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们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格西王姆的善举在当地传开后,不断有孤寡老人被送到养老院。2019年,养老院的老人增加到20多位,原来的房子已经容纳不下,格西王姆只好在附近租了一处更大的院子。
然而,随着老人的增多,开销也越来越大,格西王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她每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工资,除了用于养老院的日常开销,还要给老人们买药,这些钱远远不够。
为了维持养老院的正常运转,格西王姆只好四处打工。她给别人放过羊,到饭店洗过碗,还摆过地摊,虽然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的收入,但她已经很满足了。
格西王姆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后,很多热心人纷纷伸出援手,有的送来米面粮油,有的送来衣物被褥,还有的送来药品。在大家的帮助下,养老院得以继续办下去。
2020年,格西王姆被评选为“甘孜好人”。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为她的善举点赞,还有人提出要资助她。
2021年,在政府的资助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格西王姆在扎多镇建起了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养老院,配有宿舍、食堂、医务室、澡堂和活动室,设施一应俱全。
养老院建成后,格西王姆把之前租用的房子退了,带着老人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此时的养老院,已经有61位孤寡老人。
随着老人的增多,格西王姆越来越忙,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给老人们做好早饭,然后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穿衣、洗漱、喂饭。
老人们吃完饭后,格西王姆开始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给老人们洗衣服、洗被褥。忙完这些,她还要到医务室,给生病的老人打针、输液。
为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格西王姆特意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了蔬菜。一到夏天,菜园里郁郁葱葱,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养老院有一位名叫志玛拉姆的老人,刚来时,她因为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格西王姆每天都耐心地给她喂饭、擦洗身子、按摩腿部。在格西王姆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体逐渐康复,如今已经能够下床走路了。
还有一位名叫曲珍的老人,刚来时,她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整天不说话。格西王姆就耐心地陪她聊天,给她唱歌、跳舞,慢慢地,老人的脸上有了笑容。如今,她已经成了养老院的“开心果”。
格西王姆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老人们也都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为了减轻格西王姆的负担,身体好一些的老人会主动帮她做饭、打扫卫生。
每当格西王姆过生日时,老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生日礼物,有的送一条围巾,有的送一顶帽子,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都是老人们的一片心意。
在养老院的4年多时间里,格西王姆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老人身上,她自己也从一个青涩的姑娘,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家长”。
2023年3月,格西王姆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全网关注,人们纷纷为这个善良的藏族姑娘点赞,她还被评为“2022年度温暖人心基层人物”。
面对荣誉和赞美,格西王姆显得很淡然,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我很感激大家。我会继续努力,把养老院办好,让这些老人们安享晚年。”
如今,格西王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爱人,和他一起经营养老院,共同照顾这些孤寡老人。
其实,在我国,像格西王姆创办的这种民办养老院还有很多,它们大多分布在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收养的大都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由于条件有限,这些养老院在运行过程中,大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那么,为什么养老院里的老人大都很孤独,很少有人去看望他们呢?
首先,经济原因是造成老人孤独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孤寡老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他们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无力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即使有些老人被送到养老院,他们的生活费和医药费也大多由政府或社会资助,因此,他们很难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请人看望自己。
其次,家庭原因是造成老人孤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这个真实故事你看懂了哪些?你对如今养老院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学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